第232章 河北的沙盘三十八(2 / 3)

>

“主公,西域都护府早已名存实亡,他们终究是外族,狼子野心。

我……不是很看好这次结盟。”

“嗯……盯紧那个李进,我总觉得他在谋划什么阴谋。

如果西域那些人攻破长安就先别动他,如果西域败了,找个机会把他干掉。”

“喏。”

“去吧,小心些。”

“多谢主公体恤。”

逄纪感激一礼,缓缓退去。

带逄纪走后,袁绍拿出了两封信。

这两封信都是他大儿子袁谭写给他的,没有一封能让他开心。

弟弟想要抢他的徐州,可做为哥哥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家贼难防不说,他现在真的有心无力。

不过也不是没有破局的办法,袁术没有攻破广陵,也就是说他是从豫州调的兵。

自己那个愚蠢的弟弟得到了家族最大的好处,却一点儿都不知道使用的方法。

若是自己能将袁氏彻底掌控在手里……

王弋为什么能那么强?绝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王弋有着强大的兵力,有着厚实的甲胄,有着高昂的民心。

但只有袁绍清楚,这些都不是王弋强大的根本,王弋强大的根本是他有源源不断的下层人才帮他治理郡县,贯彻他的决定,实行他的法度。

而这一切都是郑玄带给王弋的。

可文人就那么相信王弋吗?不!

他们相信的是郑玄。

直到和王弋真正对上袁绍才看穿王弋的计划,这个计划要比袁绍想象的早很多,在王弋还是个无名小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袁绍也终于将王弋视作一个必须要战胜的对手,而且还是不惜一切代价。

这也是为什么他开始重用李进,李进是他在山阳郡找到的人才,说是能看清天命。

只要按照他的计划行事,王弋必遭天谴命不久矣。

当然,这种事情袁绍也只是抱着信则有的态度。

他重用李进更多是因为李进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大汉的天下不只有汉人,四方蛮夷也是可以利用的。

但是想要靠这些还不够,根基不稳是他现在最大的弊端。

可想要和郑玄抗衡非常困难,当今天下除了弘农杨氏也只剩下汝南袁氏了。

可袁氏掌握在袁术手里,他必须想个办法……

稳住……稳住……

袁绍在不停的告诫着自己,一定要稳住,一定要等到时机来临。

儿子无所谓,他本就不想和王弋拼个你死我活,只要拖到他吸收掉何进的势力,一切就都可以谈!

玩游戏规则很重要,他相信王弋懂得里面的规则,不会将他儿子怎么样的。

至于徐州嘛……弟弟不听话,他这个做兄长的肯定要好好抽一顿教训教训弟弟才行,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时间啊时间……

袁绍踱步走出营帐,来到墙边向外看去。

他面前的是天下最精锐的甲士,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精兵。

这样的精锐没有什么能阻挡,也没有什么能战胜。

眼馋?那是必然。

但只有废物才会羡慕,强者只会想办法拥有。

李进说的没错,快了……快了……

一切都在向袁绍预料的方向展,轻微的瑕疵无伤大雅。

对方没有进攻,同样是在拖延。

拖延什么不重要,袁绍也不关心,只要不打就好……

袁绍其实应该关心,至少要做出一些回应。

单单靠斥候是很难得到完整的消息的,此时他还不知道他的计划已经失败大半了。

从东向中的转移确实是一步好棋,放弃贫瘠的青州转而全力开徐州和兖州,再找机会拿下富庶的豫州。

尽管这样的势力四面环敌,但不一定真的会打起来。

任何联盟的脆弱程度都乎想象,只要拥有足够优秀的权谋手腕,中原反而是最安全的,恰好袁绍就很擅长这些。

问题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南阳郡、陈留郡、颍川郡必须有一个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三个地方的战略意义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是他目前短时间逼近洛阳的唯三选择。

不过眼下嘛,唯三的选择很快就要变成唯一了,甚至可能一个都不剩。

经过层层扒皮和无数人的逃荒,颍川的人才似乎已经没什么值得期待的了,王弋可能都看不上。

但是王弋看不上那是有人会去慕名投靠,他不去找颍川,颍川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