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应战九(4 / 5)

不识一个都占全了,你们又占了几样?

既然你们不喜欢在辩论上畅所欲言,那孤就收了这份权力,从此以后辩论会全部取消!

别怪孤不开言路,是你们自己舍弃的,怨不得别人。”

王弋每走一步,学子们就后退一步,紧紧挨着同伴。

王弋的压迫力让他们无法抵挡,周围冰冷的刀剑似乎更能给他们安全感。

王弋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他甚至做好了自己被行刺的准备,最终死的却是一个右军士卒。

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一方是保卫他权力的军队;一方是未来国家基石学子,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天平倾斜,其中一方将彻底坠入深渊。

世家传承当真不是开玩笑,每次出手都是致命一击。

原本他还想着将此事镌刻在太学院地大门前,好好杀一下学子们的威风,仔细权衡之后他还是放弃了。

辩论的大门可以关上,却不能彻底关死,他还需要给学子们留下希望才行,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看着畏缩不言的学子,他知道关于太学院能做的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该平衡军队了。

“将尸骨好生收敛起来,葬在孤的陵前。”

王弋走到徐荣面前吩咐,“查询到他的户籍,将他的家人接到邺城来,宗正寺养着。

每年,孤说的是以后每一年,都从他们之中挑出一个人来,都去他家耕种。

孤不管他们日后做了多大的官,立了多大的功,一个都跑不了。

那个叫贾衢的不是喜欢出头吗?就从他先开始。

今年秋收,明年春种秋收都由他负责,做不好就别回来了。”

“喏。”

徐荣也顾不上自己的职权能不能管这些事,赶紧答应了下来。

王弋来到右军面前,行了一礼说:“诸位,孤让你们失望了。”

一众士卒见状差点吓死,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有的甚至直接跪在地上高呼:“使不得,使不得啊殿下,折煞我们了。”

“明日。”

王弋起身,做出了承诺,“你们好生将养,明日孤在王宫中设宴,为你们饯行。

孤还要回宫处理此事,就不打扰你们了。

你们在此地好好休息,孤不会赶你们走,等伤势好了再回家。”

“恭送殿下!”

伤兵们竭尽自己所能行了个军礼,目送王弋等人离开。

王弋实在是没办法,他的计划是拖时间,只要今日他不在邺城,那些世家无论有什么阴谋诡计都闹不起来,可如今学子们已经闹起来了,他就不得不回去。

世家是不会和他打回合制的,不达到目的,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一路上风平浪静,邺城并没有出现混乱的迹象,王弋心中的不安却在逐渐加深,既然对方的目标不在邺城,那就只有一个地方——朝堂。

果不其然,回到书房后他便看到了中书省送过来的奏章,其中有五本是建议王弋给几个儿子找老师的,人选分别是荀表、蔡邕、繁钦、崔琰和郑玄。

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荀表是荀爽的儿子,才学无可挑剔;

繁钦文采出众,在河北颇有名声;

崔琰是郑玄的弟子,文武双全,剑术非常厉害;

郑玄和蔡邕就不必多说了,能成为他们的弟子基本上是这个时代所有士子的梦想。

没有马日磾。

但是,王弋看着这份名单都想笑。

王镇的老师是荀彧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若王弋所有儿子的老师都是荀家之人,那荀氏还要不要活了?

繁钦曾在曹操手下任官,背景相当复杂,很容易成为怀疑的对象;

崔家乃是清河大族,崔琰兄弟二人虽然站在王弋一边,可崔家并不是所有人都站在王弋一边,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再加上王弋的老师是卢植,郑玄与蔡邕和卢植是一个辈分的,以后王弋的儿子该如何论辈分?在家我叫你哥哥,在外你叫我叔叔?

这些人明显已经不满足于将手插进后宫里了,而是想要对王弋的下一代进行投资,甚至可以说已经在暗中进行争斗了。

好在现在只是有了这个苗头,这次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马日磾,因为马日磾是马融的族孙,只有马日磾合适,且能在辈分上论明白。

他们不提马日磾,不是不想提,而是想要在大朝之上提出来,给王弋的奏章也只是在告诉他,你没有合适的人选。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王弋不仅有合适的人选,一整套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