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见利起疑(5 / 5)

一句,这下就能鉴别真伪了。

    “自然!自然!”

    中年人应承完了,忽然觉得对面的官吏神色已经有些变化了,又不知自己在何处答错了,忽然心里紧张起来。

    “带走!”

    捕头也就不跟他再多说废话了,一使眼色,便让左右上前将嫌犯逮捕。

    “官爷,在下不知所犯何事啊?”

    面对镣铐,中年人还想问个明白。

    “李友才之妻难道一定姓刘?”

    此事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李友才与贼兵串通或被劫持,贼兵知晓其大概家室。其二便是贼兵将李友才杀掉,然后冒充其家眷。

    若是后者,必定会露出些许破绽。真要是第一个问题答得上来,捕头还会问第二、第三个问题,直至对方答错为止。

    作为兄长,起码应该知晓李友才的字号与弟妻姓氏,连这都不知道的话,那就肯定是个嫌犯无疑了。

    “狗官兵识破额等!给额上!”

    中年人见到对方已然要动手了,便不再说河南话,而是放出了一嘴的陕茜方言。

    “是反贼!”

    莫说是南阳府一隅,连整个河南的各处城池里的守军,都在严加盘查带有陕茜口音之人。

    只要没有身份证明,无人为其担保,还是年轻力壮之辈,便要先行押解到府衙仔细询问。

    逃难来的陕茜流珉,一律向东打发到山东去。

    前来进货的商人都有凭证,并不会被误抓。

    若是不愿意被盘问,而且没有凭证,那就有很大的嫌疑。

    因为不论是李逆还是张逆,都是陕茜人,而且其部众大多也是陕茜人。

    除非会说北方官话或者河南方言,否则定会在言语之间露出破绽。

    衙役与官军一听对方的口音,便立刻警觉起来。

    城内忽然有说陕茜话的壮丁,那十有九九便是反贼了。

    话音刚落,便从两侧冲出四五十持刀的壮汉。

    将大厅里的众人团团包围,不过数量并非占据绝对优势。

    “给额杀!”

    中年人一声令下,冲出来的壮汉便与官军和衙役战在一起。

    此时从城外传出鼎沸之声,中年人一看天色,便是喜出望外。

    “弟兄们!二将军派兵攻城了!额等建功立业之时已到!”

    随从闻言士气大振,只要杀退这些狗官兵,那便可以从里面打开城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