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施放三十二磅铳弹,而我大明之重炮,至多不过可发射十八磅铳弹,近乎相差一倍之多。若是当真荷兰红夷派来战船上百艘,搭载重炮不下千门,集中轰击南都城墙,只怕……”
“但说无妨!”
“只怕南都城朝不保夕!”
首辅瞿式耜知道大明王师不擅水战,战船莫说红夷,就算连郑芝龙的舰队都打不过,想要收复东番,还得靠郑氏出力。
南都城就建在江边,平时这算是便利条件,对运输物资帮助极大,可在战时,若是江防失守,那就是致命缺点了。
“首辅勿忧,末将定会率部拼尽全力固守,真若大势已去,末将定会拼死突围,力保陛下毫发无损!”
黄得功也不清楚红夷会来多少人、多少船、多少重炮,但既然自己是天书上的良将,那便要作实这个名头才是。
“陛下,依臣来看,殿下之意,莫不是让王师尽量固守幕府山,若是此地失守,则万不可死守南都,当须尽快顺江西进。”
你们这是领会差了好几里地吧?
次辅高弘图赶紧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免这位万岁爷当真又上吊了。
打不过还不能跑么?
谁规定不能跑的?
自己刚捐了十万两银子,成了南廷第二忠良,不能这么快就成忠烈啊!
“次辅何意?不妨细说!”
崇祯见高弘图的解释貌似还有点新意,便想接着往下听,总之只要不让自己上吊,凡是建议都可以考虑。
“陛下,殿下在心中言明,当须沿江设立预警体系,譬如烽火台,配合飞骑,传递情报速度远超逆流而上之红夷。在松江府设立预警初段,便可提前发现红夷入侵迹象,朝廷得报,便可有所准备。王师可在幕府山与红夷舰队一战,若是王师获胜,则南都自然转危为安。否则,陛下须尽快向西巡狩。殿下说眼下江南人心不稳,或有大量反对陛下之人公然投敌,陛下当须保存实力为上。待殿下派出援兵抵达江南,便可合兵一处,击退红夷,收复失地,清算叛徒!”
“……嗯!次辅所言有理!”
被高弘图这么一说,崇祯便定下心来,看来次辅是支持自己向西巡狩的,比天书上进言死守待援的忠良好太多了。
“陛下,若是放弃南都,则城内百姓该当如何是好啊?”
户部尚书郑三俊说了一个很不合适的问题,此时还想要估计百姓,恐怕只有老天爷能做到了。
“殿下说不出三十日,北廷援兵必到。红夷不同于东虏,其老巢远在万里之外,不会占领江南,只是四处劫掠。城内百姓一并西去,跑过百里便可转危为安。”
高弘图很鄙视这个东林出身的尚书,这时候想起来顾及百姓了。
“便依次辅所言吧,想必太子早已料定,朕与诸位爱卿可顺势而为!”
崇祯根本就不想与郑三俊多说一句,眼下城内的百姓是刁珉,士子是贼子,崇祯并不打算救这些与自己处处作对的败类。
不过户部太仓的银子,必须及时运走才行,一两都不能留给红夷,否则便是资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