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三流国家(2 / 5)

国本土,这就是武士阶层的最低收入了。

    故而干得十分卖力,只要不遭遇暴风雪,那就不惧严寒与山路,天天挖矿,

    看到倭军可以多赚一分钱,德意志雇佣兵也按耐不住了。

    要求也加入挖矿大军,某新皇便欣然同意了。

    十六万德军加上四十七万左右的倭军足轻,总人数超过六十万,场面可是相当的壮观。

    按照每吨矿石含金一克计算,每人每月能挖出约十五吨矿石,提炼十五克黄金,折银近四两。

    矿工的工资加上给大名们的每人每月五百钱的雇俑费,这就差不多是四两。

    某新皇略有小亏,但等于不花钱使唤这六十三万临时狗腿子。

    若是矿石的含金量高于一克,且矿工没有中饱私囊的话,那就算是赚到了。

    走到哪就挖到哪,某新皇这本事连镇海公郑芝龙都佩服地五体投地!

    当初为啥选盖州作为前进基地?

    这是有原因的!

    根本原因就是这里蕴藏着一片金矿,只要开发得当,某新皇完全可以实现以战养战!

    若是只让朝廷养活余下四十多万人马,那么压力就小得多了,户部应付起来也没啥问题了。

    某新皇不是吝啬之人,在开春之后,将手头挖矿的盈余都用来向附近的渔珉购买海鲜,给手下矿工们补补身子。

    盖州地区的金矿的作用就是饲养这上百万狗腿子,某新皇根本不打算用其赚钱。

    只要伙食过硬,饷银从不拖欠,加上武器装备上乘,大明联合部队便可士气高涨,并长久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辽西、山东、北直隶的渔珉都乐意在辽东湾东岸及北岸一带捕鱼,然后将自己的海产品就近卖给大军。

    盖州一带驻屯着上百万士兵,这算是天大的市场了。

    不管啥海鲜,哪怕是海带,上岸就能套现,这是渔珉们最开心的事情。

    开春之后,郑芝龙、苏观生、茅元仪派船队运来第一批灾珉,人数大约五十万。

    这些人的落脚点有两个,一个是旅顺,一个是盖州。

    旅顺距离山东很近,现在已经成为了登莱水师的新的锚地。

    百姓在这里屯垦,便可得到水师保护,登莱基地还能随时发兵驰援。

    盖州至三岔河出海口南岸都属于第一批被分配出去的耕地,某新皇可以直接派兵保护这一带的百姓。

    靠近沿海的耕地种不了水稻与小麦也不要紧,只要能种地瓜与土豆就行了。

    本土粮食有的是,实在不行就可以让辽东百姓用这两种作物一比一换购粮食。

    “陛下,辽西发来加急文书!”

    “……”

    某新皇对此很是诧异,打开一看,居然是辽西总督王在晋于任上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