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生活改善(3 / 4)

了而已。

    之前趁着常年干旱,某新皇下令山西、河南、山东三省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如今已经初见成效。

    而且水利设施采取分片包干的方法,省内以府县为单位,一旦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溃坝事故,就要将出事地方的父母官先行问责。

    若是有人故意破坏,那就要将所有罪犯绳之以法,否则就是当地官吏收受好处,导致百姓受灾了。

    某新皇就是喜欢这种玩法,一抄抄一窝,所有财产全部充公,还能直接救济一下底层的穷苦百姓。

    李岩现在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官居正四品,主要任务就是巡视河南的黄河沿线所有水利工程情况。

    从上游山西入境,到下游山东出去,李岩已经将全省境内的所有水利工程都检查了一遍。

    当然不能翻开大坝看里面是否是豆腐渣,但从表面上,还算说得过去。

    李岩也将自己视察看到、听到的情况都写到了奏折里,上报都察院与工部,特别重要的则直接给了内阁。

    某新皇对李岩这货的工作,特别是工作态度倒是比较满意,即使真出了事,也不会将其革职查办。

    上有政令,下有对策。

    对于下面那些人的想法与伎俩,某新皇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反正出事就抓人,决计错不了,无非是抓多抓手的问题而已。

    即使发生溃坝事故,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因为河南的大部分灾珉都被转移走了。

    折腾二十年之后,全省的人口也不超过一千万。

    托某新皇的福,从北地藩国到南洋藩国,到处都是河南百姓……

    走出去的人虽然是背井离乡,但一旦在新地方扎根之后,生活水平就比原先好太多了。

    去北地开荒的人,没有辫子威胁的话,家家户户都是几百亩土地,不是还能用飞禽走兽河鲜打牙祭。

    去南洋屯垦的人,终于体会到啥叫一年三熟了,只要够勤快,粮食都吃不过来,更别说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水果了。

    两个地方的移珉只要能吃饱穿暖,不让家人活活饿死,就对某新皇千恩万谢了,以至于每家桌子上都供奉着某新皇的排位……

    对于海外百姓的生活状况,某新皇即使没实地考察过,通过各方面的了解,也略知一二。

    他们都算是藩国或者总兵麾下的子珉,若是死了,那就直接等于减少税费了。

    这些人更是维持当地稳定的基础,没了他们,土著们又会重新生出二心。

    每二十年算一代人,从崇祯十三年(1640)开始算,到今年就算是“海一代”了。

    明年开始就是“海二代”了,某新皇相信在朝廷和军队的帮助下,到了海十代,就没有海外属地这一说了。

    从北地到南洋,除了藩国之外,都是大明的直属地区。

    当地土著要么选择世代恭顺,要么选择直接去死!

    随着时间的推移,甩锅爹御驾亲征的企图已经越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