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长期打工(2 / 5)

p;  他们的钱是不收白不收,不给红包,那就要排队才能拿到货。

    给了红包,某新皇龙颜大悦,说不定可以允许其插队……

    现在光是按照订货方来计算,就有法国、荷兰、奥斯曼、瑞典、神罗、威尼斯、葡萄牙、暹罗、安南、倭国、泡菜、波斯、印度、北地、东地、南洋、草原、南廷等等。

    凡是跟大明友好往来的国家,只要提交申请,挣得某新皇的同意,便可在北都设立大使馆,这样更方便互通有无。

    与某新皇有贸易往来的跨国公司,在北都都有办事处或者分公司,这样便于排队采购大明的土特产。

    郑氏集团继续赶着海运的差事,从北都或者江南出发的船队,在抵达目的地之后,还会继续向西,进入红海北部。

    在那里将奥斯曼船队运过来的奴隶矿工转运过来,然后浩浩荡荡地驶往南洋金矿或者天津。

    抵达天津之后,先行换成漕运船只,而后在北都换成火车,奴隶矿工便可快速抵达漠南矿区,正式开启喜大普奔的挖矿事业了!

    由于数次远征美洲得来了近千艘西班牙远洋型商船,加之大明的进出口量每年都在攀升,郑氏从海运方面所获得的收益,比以前更多了。

    天津港与蓬莱港是北方最大的两个港口,每天都有不下二三十艘商船等待进入港口,装卸货物,靠岸的商船更是高达上百艘之多。

    要不是某新皇非常适时地决定扩建港口,现在两座港口都会被外籍商船给弄得瘫痪掉。

    扩建港口的费用可是极其惊人的,当初还有人表示怀疑,认为是多此一举。

    现在看来,某新皇再次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慧眼如炬且高瞻远瞩……

    配合港口的保税区里的仓库都装着大明的土特产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毫无疑问,此举已经被推广到了很多跟进的友好国家。

    眼下,某新皇又在跟工部与户部商量,对北廷管理的几个主要港口再次进行扩建。

    原因无他,港口规模赶不上吞吐量,蒸汽起重机的效率远不如后世的同款产品,商船的吨位又普遍偏低,加上工厂的产能有限。

    这就意味着要满足等待装货的商船长期靠岸的需要,港口的码头数量必须继续增加,而且要翻倍增加才行。

    由于有了飞艇从高空拍摄的港口照片作为参照,比地图要更容易作出分析判断,规划的难度也大为降低。

    某新皇的计划便是让天津与蓬莱两大港口均能够同时停靠一千艘商船!

    这可是将群臣给吓得不轻,毕竟一千艘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在某新航看来,一艘船也就三百吨到五百吨。

    一千艘不过五十万吨,换算成后世的万吨级款式不过五十艘而已。

    而且看似扩建的总额巨大,其实分摊到几年,便可以让户部接受了。

    距离上次扩建港口已经有五年之久了,五年不算长,但大明的对外贸易在这期间是飞速发展的。

    别的不说,光是在北都注册的外企便高达五千家以上,新城的一大片街区都是外企在北都的办事处或者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