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新书秘籍(4 / 6)

错,退位也是可以大肆庆祝的!

    因为一来自己没死,二来也不是让位给东虏等外敌或者关内的流寇。

    算起来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皇位过渡了,不像濒死的天启皇帝传位给崇祯那般凄惨。

    得了好处的某孝子也立即宣布全国放假六天,以示恭贺太上皇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随着崇祯皇帝的退位,这便意味着今后大明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昊菁皇帝。

    其余的皇子在成年之后也只能成为藩王或亲王,区别就是前者有封地、军队、衙门(又名小朝廷),后者啥都没有。

    崇祯膝下地盘最大的藩王自然是原来的五皇子,现在的缅王。

    亲王最出名的,当然是即将从西方游学归来的二皇子,也就是定衷王。

    坊间对崇祯皇帝的十个儿子也有个排名,长子一直高居首位,眼下也没有任何争议了。

    位居次席的皇子则有一定的分歧,有人说是缅王,有人说是定衷王。

    前者是崇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后者则是周皇后所生的次子。

    一个庶出,一个嫡出。

    前者有崇祯皇帝的鼎力支持,后者则紧抱生母周皇后和兄长兼北帝的大腿。

    五皇子到了缅甸之后,便可以拥兵十万,坐拥不下三省之地了。

    不但不用向南廷缴税,崇祯皇帝还会每年给予其不少补贴。

    相比之下,定衷王就没这个待遇了,一切都得指望皇后、兄长,甚至王妃。

    某亲王好吃软饭,三位王妃都是商业精英兼理财高手,这是坊间的供识。

    依靠兄长这座大山,坊间猜测定衷王每年的收入都不在五十万两以下。

    没有封地和军队,反而为其节省了不少开支,每年都能攒下一大笔钱。

    这么多年下来,定衷王的存款少说也得有上千万两银子。

    不光有兄弟之间的这层关系,王妃正妻之前可是皇后身边的女官,还跟当今皇贵妃为闺蜜。

    两名侧妃则与北帝的六位贵妃是闺蜜,当初并成为“秦淮八艳”,可是名震江南一带的。

    这两家盘根错节的关系便决定了某亲王每年都会赚钱赚到懒得数,而且钱都是由王妃赚到手的,某亲王就等着花便行了。

    此番游学西方还是某亲王自掏腰包,没花朝廷一两银子。

    哪怕自己掏不起这笔钱,其皇兄北帝也会为其全额报销的。

    有闯劲和野心的人,自然认为五皇子的选择更好。

    寻求安逸与平稳的人,当然觉得定衷王留在北都是最佳决定。

    谁是谁非,只能在百年之后由后人来评价了。

    现在看来,周皇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很成才,一个很不成才,反而事件好事。

    万一两个都成才,那就会发生曹丕与曹植之间的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