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迎战援军(3 / 7)

大清上下自然是非常开心的,特别是那些有功之臣,总算是等到了战功兑现的时刻了。

    特别是发现当地居然是一处偌大的平原地带,而且土地还是黑土,河流也不少,便于灌溉。

    这便意味着可以大规模耕作了,待秋季便可收获第一批粮食了,无需为手下的口粮而发愁了。

    由于带来的人口不少,顺鸡的分配方案虽然简单,但也较为合理。

    首先是按照人均计算,五百五十余万人,按照年龄,保证每人可以得到两亩到十亩地。

    然后是按照战功等级来奖赏,最高可得五千亩,最低可得十亩。

    这还要刨去不适合耕种的山坡、丘陵、低洼和盐碱地。

    若土地不够分的话,那就不妨扩大版图。

    到了西方,就无需担心蛮明那该死的魔童了。

    在大清的新版图里,向东可到乌拉尔河,向南可抵高加索山与多瑙河,向西可至匈牙利草原,向北可达波罗的海。

    只要地段足够好,罗刹人的都城莫斯科也可以打下来!

    在看过新版图之后,顺鸡认为这片地区足够容纳不到六百万子珉的了。

    即使每人分得十亩地,应该也完全可以做到。

    从现在来看,一路所付出的艰辛的确是值得的。

    周边若是都像罗刹这种一击即溃的对手的话,那过不了多久,大清便可以称霸欧洲了!

    在二月份,在得知第聂伯河流域新来了一伙不速之客后。

    驻扎在黑海西岸的奥斯曼军队便闻风而动了,出动一千骑兵前来试探。

    这里是帝国抓捕白奴的主要场地,关乎当地驻军的钱袋子,所以……

    结果遭遇了负责西进探路的岳乐所部的一个甲喇,双方兵力大致相当。

    见面之后无法用语言沟通,奥斯曼人还想继续东进,岳乐自然不同意,于是便展开厮杀。

    最终清军以死伤约一个牛录的代价,毙伤近七百人,余下的奥斯曼骑兵皆沿原路败逃。

    等到三月份,奥斯曼人卷土重来,纠集了约三千骑兵打算一血前耻。

    却又被岳乐联手兄长博罗联手击败,正灰旗的两个甲喇加上一个檬古旗,总计约八千人。

    打得奥斯曼人连位于德涅斯特河畔的据点都丢了,被迫继续向西后撤。

    随着清军在第聂伯河流域极其周边地区的军事行动,诸路人马都俘获了大量的白奴。

    这算是寻找食物之际的意外收获,顺鸡认为这些白奴都是很好的劳动力。

    除了一些金发碧眼的白奴用来取悦勋贵之外,其他一律当作奴隶用来春耕。

    有了上百万白奴作为劳动力,大清恢复国力就要快不少了,而且还能用王师兵马继续从周边抓捕白奴。

    若是能有三四百万白奴用来耕作的话,加上从故土过来的农户,完全可以养活规模在五十万上下的王师大军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