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远征计划(2 / 5)

p;  九个国家均与大明签署了贸易协定,金额从两亿到五亿银币不等。

    其中,易货是大头,而且必须在昊菁皇帝指定的范围内,倾销滞销商品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明与法国、荷兰、奥斯曼、新印加帝国、倭国、泡菜均签署十年五亿银币的合同。

    波斯与暹罗为十年两亿银币,瑞典与威尼斯最低,只有十年一亿银币。

    总额三十六亿银币,年均三亿六千万银币,预计年均净利润可达到一亿银币左右。

    这就意味着朝廷岁入可从目前的两亿五千万,飞速飙升到三亿五千万,甚至更多。

    泡菜的人口非常有限,能与大明签署如此大的合同,全赖铁矿、金矿、煤炭、菱镁矿、稀土、海鲜、人参等。

    大明倒是不太缺煤,但海运煤炭的成本明显比走铁路要低得多。

    为了支援西征大军,以及莫斯科前线,支前对北线铁路的占用率极高,根本没有多少空闲的车皮用来运输煤炭。

    从泡菜运输各种成品或半成品土特产就成了首选,特别是旅顺工业区,用的全都是泡菜的煤炭和铁矿石。

    车在震计划在自己的任期内,每年向大明出口一千万吨焦炭。

    在开采实现部分机械化之后,唯一头疼的就是运输问题。

    哪怕是用千吨级商船,实现这个目标也需要一万船次。

    这就意味着每天光是从泡菜港口发出的商船就高达二十八艘,看似是不多,可不能全国的商船都用来运输焦炭,还有铁锭及其他土特产需要运输。

    大明的船主们没多少人看得上明菜之间的航线,虽说航线近风险小,也意味着利润很低,有其他选择,就不会在这趟线上浪费时间。

    只有那些跑不了远洋的二三线船主才乐意接这种单子,一个月往返几次,赚得都是辛苦钱。

    有一点让昊菁皇帝很是钦佩,那就是当年那批人返回之后,便决定全盘照抄大明模式,也是没别的路可走了……

    经过近二十年的照抄,在工业化方面,几乎是大明周边邻国里进步最快的一个。

    茂山钢铁厂、清津罐头厂、仁川造船厂、釜山港等,都是泡菜国在大明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样板工程。

    随着矿产、水产、土特产的大规模开发与贸易,也就富裕起来了一批人。

    这些新贵自然在诸多方面依旧照抄大明,保住饮食起居等等。

    都城跟北都一样,主干道都铺了柏油马路,富人区与北都新城极其类似。

    以至于新贵们在聚会时,经常宣称自己是“小明”,与“大明”遥相呼应……

    厂卫们报告此事之后,昊菁皇帝只能莞尔一笑。

    有大臣说有流言称泡菜为“抄国”,结果引起了哄堂大笑。

    昊菁皇帝根本就不打算追究此事,泡菜只要不拖自己后腿,怎么抄都行,别特么连照抄都不会。

    实际上现在泡菜人口不多,在大力挖矿捞海鲜的情况下,经济很容易发展起来,比德川二货大将军那边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