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珍珠项链(2 / 4)

sp;  在这种情况下,草原矿区冶炼厂出产的半成品就只能全部运往贝加尔湖一带的工业城市进行再加工。

    有人回想,在加工成工业消费品之后,为了销往市场,不还是要运输万里之遥么?

    这么想倒是没错,但仅仅符合以前当地的状况。

    尤其是在开始大搬家之后,位于北地的北线铁路地区,一下子就变成了最好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光是乌拉尔山以东的铁路沿线地区,前前后后就将会有两千万人口入住。

    这个蛇形地带以北,还会有一千万人入住,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采用户部在一年前的统计数据,北城常住人口七十五万,南城两百二十三万,东城也有六十三万。

    伯力六十五万,海兰泡六十六万,青城四十二万。

    比比六十一万,沃土七十八万,诺卡八十万。

    人口最多的就是赤塔、伊尔城、与乌兰城!

    十二座城市加起来,总人口接近一千五百万,几乎是相当于法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完了么?

    当然没有!

    中鲜卑利亚城市群加起来,合计人口约六百六十万。

    而中州北部与乌拉尔山以南的合围地区城市群常住人口高达一千万。

    这三片地区总计人口达到三千两百万,超过法国人口的一半,比荷兰与普鲁士的人口加起来还多。

    当地不光有原本的土着,以及从大明本土过来的新移珉,还有被大明王师陆续俘获的罗刹人、波立人、德意志人、波西米亚人、摩拉维亚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那不勒斯人、哥萨克,加上在矿区工作过,选择提前退休的黑人。

    总的来,大明人占当地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样的比例有利于当地的和平与稳定,而且德意志人与黑人都是当地官府很好的帮手……

    谁要是觉得自己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完全可以向北迁徙,到北纬六十度以北的地方去定居。

    那边十里地都未必能看见一个人影,野生动物的数量远超人类!

    一群不听话的俘虏,不可能被送到大明本土来,去美州与澳州也会添乱。

    昊菁皇帝索性将其都安排在北地,让他们好好冷静冷静,反思反思。

    这样要是还不行,那就将其通通赶到北纬六十度以北的地方去!

    由于山脉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乌拉尔山以西的气温要比高五到十度。

    不算白俄罗斯,人口达到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便超过了三十座,加上乡村人口,合计约三千万。

    整个北地的总人口在八千万左右,加上陆续转过去的两亿,未来约为五亿,依然在一个完全承受的范围之内。

    朝野内外将北线铁路沿线地带的一连串城市比作珍珠,被铁路串连起来犹如珍珠项链,昊菁皇帝倒是认为如此比喻并无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