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章:吃苦耐劳(4 / 5)

,这下不就见到了嘛!

    当年在东北冬季的早市,没人敢在早市上打架,因为早市上的所有果菜都会成为武器!

    还不懂?

    你猜在东北,带鱼为啥还叫刀鱼?

    在东北这边,鱼是可以插在雪里竖起来卖!

    到了北地这边,那就秉承了东北的风俗习惯。

    只要不是配额制的农产品,一斤起售,想少买也买不着,因为商贩根本就懒得卖。

    折腾半还不够冻手的呢,你爱上哪买就上哪买去吧!

    冬季最受欢迎的火锅就是酸菜羊肉,外加杀猪菜与酸菜羊肉。

    后两者并不算是标准意义上的火锅,而属于炖材一部分。

    火锅需要下菜再等熟,周而复始。

    炖菜则是一次性全熟,食客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汤汁可以都喝掉,整道菜一点不浪费,还能暖身子。

    不到北地生活的南方人,是不会理解炖菜和火锅的最大好处的,肯定认为炒菜好吃。

    等体验过零下三十度的气温之后,就恍然大悟了。

    炒材确比炖菜好吃,问题在于不适合北地的气候。

    在亚寒带气候下,炖菜就是菜肴里当之无愧的王者。

    火锅就相当于高配版炖菜,价格更高,后者则更适合广大百姓。

    退伍的南方老兵,哪怕把家迁至波兰,入冬之后,家里也肯定会以炖菜为主。

    以法州为分界线,法州以西,包括法州和意州在内,以炒菜为主。

    法州以东,包括英州、瑞州、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在内,冬季以吃炖菜为主。

    温度决定饮食方式,像在高温的南美,那肯定就是一三顿烧烤了……

    由于大搬家的头三年,大明新本土处于粮食短缺状态。

    使得酿酒业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因为朝廷根本就不允许用粮食来酿酒了。

    但是市场上还是有各种酒类销售的,全都是进口酒。

    来自倭国的清酒、法国的葡萄酒、墨州的朗姆酒、暹罗的白酒……

    没错!

    暹罗已经开始向大明帝国输出白酒了!

    为了防止余粮大规模变质导致贬值,暹罗开始用余粮来酿酒。

    大明帝国的白酒市场是非常让人羡慕的,暹罗厂商也就看准了时机。

    对于从暹罗进口白酒,昊菁皇帝自然也不会拒绝,不能让大明与暹罗的顺差过大,对方面子上酒不好看了。

    暹罗出产的粮食、白酒、水果、海鲜,都可以大量进口,以平衡越来越明显的贸易顺差。

    市面上还有酒类的替代饮料,那就是咖啡和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