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明清炮战(3 / 5)

复查点清楚,力争做到不差一门。

    经过多个哨位的统计,汇总到旅长陈国威那里,陈国威亲自观察了一番,确定报上来的数据大致与实际情况差不多,这才向师长周遇吉做了汇报。

    “……那就打吧!一定要快、准、狠,不能留给东虏炮兵反击的时间,直接用铜炮和火箭炮端掉东虏的炮兵阵地,不要吝惜炮弹和炮管寿命,按照两分钟一发速射!”

    某太子听过周遇吉的电话汇报之后,便下令收网,能一次性打掉辫子的八十门红衣大炮,已经算是不小的战果了。

    由于辫子的产能有限,估计皇太鸡带来的红衣大炮不会超过两百门,一口气打掉他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技术装备,看他能不能尽快补上。

    “是!末将遵令,立刻下令各部反击!”

    周遇吉得令便大为高兴,他也知道东虏白天都在恣意开炮,下面的小家伙躲在城墙后面忍气吞声,一个个都快憋不住了,这下好了,可以撒欢开打了。

    “快!各就各位!”

    “速速将铜炮拉上去!”

    “一!二!三!使劲拉!”

    得到命令之后,炮位上的排长立刻让手下的壮丁将贵重无比的新式武器用吊车拉到城墙和炮塔上。

    每组壮丁有三十人,全都是二三十岁的强壮男丁,这样才能合力将半吨多重的铜炮(857型12磅炮)连同弹药和各种部件,快速提升到十余米高的地方。

    正是有了这些人力,使得城头并不需要储存大量的易爆易燃弹药,只要发现敌军正在集结或者接近,可以在五分钟之内,将守军所需的部分弹药送到既定位置。

    “将炮口瞄准目标位置!”

    “开始测距!”

    “调整角度!”

    “清理炮膛!”

    “准备装药!”

    除了炮兵部队的高级军官之外,没几个人知道铜炮的实际最大射程。

    普通士兵只是清楚在二里地的距离,这种铜炮的精度可以控制在两丈左右。

    对比其他同类武器,譬如红夷大炮,这已经算是非常高的精度了,就差直接打进敌人嘴里了……

    由于造价高昂,且工厂产能有限,加之守城时防御宽度极大,使得新式铜炮只是部署在了老城的各个城门一带。

    目前是在每座城门部署十二门,不过由于铜炮的射速极高,相当于五倍数量的红夷大炮。

    即便仅有十二门,每座城门的炮兵部队用这些铜炮也能形成很强的压制火力。

    城墙后面的炮塔上也能部署,只是此时都换成了威力更大的火箭炮。

    这就是某太子言及的地对地导弹,目前发展出“飞毛腿”一款,下辖三个型号。

    射程从一千步至两千步不等,远距离上的命中精度基本不如铜炮。

    但由于采用了碰撞式弹头和子弹药,爆炸后的杀伤效果反而比铜炮更高。

    “弟兄们加把劲!让狗鞑子尝尝咱大明的仙界武器!”

    “好嘞~!”

    陈国威是利用清军两次炮击的间歇期下令的,这样即便狗鞑子看到了城头的异动,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