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的伟力(3 / 4)

sp;   目光所及,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繁盛。高达丈余、稻穗如温润青玉的“嘉禾灵谷“成片蔓延,在微风中形成绿色的波浪,穗粒饱满,灵光内蕴;低空之中,悬浮着一块块由戊土精华凝聚的“浮空土“,其上生长着淡金色的“云巅麦“,麦穗如同小小的祥云,洒下点点带着麦香的光尘;池塘与沟渠纵横,里面游弋着通体金黄、鳞片天然生有玄奥纹路的“气运金鲤“,它们吞吐水汽与灵气,悠然自得;更有一片片菜地区域,里面的“琉璃白菜“晶莹剔透如翡翠,“龙血椒“果实红艳如燃烧的火焰,它们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生长、成熟。

    无数造型奇特的机关造物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构成了完整的自动化农事体系。玄龟状的“布雨傀儡“依据数据精准喷洒“甘霖“或“催灵雨“;三丈高下的“戊土力士“沉默而不知疲倦地翻耕灵田,梳理地气;蜂群般的“金精除害蜂“巡逻除害,进行微观层面的精准点杀。当作物成熟时,“流光收割阵“启动,柔和的光芒扫过,成熟的谷穗、麦穗、块茎便自动脱离,被无形力量收集,通过地下灵气管道瞬间输送到加工区。

    “这……这就是他们的粮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根源?“乌列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虚弱。西方军团的后勤,严重依赖于从特定信仰位面输送能量、或者以神力临时转化物质(如同他们之前试图用的“点石成金“,但那更多是扰乱经济,无法解决最基础的生物能量需求),本质上是一种“索取“和“消耗“。而眼前这片被加速了时间、被优化了环境、被完全自动化管理的农垦区,展现的是一种“创造“,是凭借对自然法则、生命法则乃至时间法则的深刻理解与运用,凭空“制造“出近乎无限的、高质量的生存资源!他终于明白,为何东方的军队仿佛永不知疲倦,为何他们的后勤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为何他们能在长期对峙中始终保持巅峰状态——因为他们将“生存“和“繁衍“这件事,本身也变成了一项可以无限扩张、高效运行的“基础工程“!这根本不是同一个层面的后勤概念。

    第四幕:秩序与生机的尘世——人间城镇的剪影

    最后一段路途,他们短暂地穿过了一个位于战略后方、距离前线并不遥远的人类城镇投影。乌列原本以为,在如此规模的神战背景下,这些凡人的聚居地必定是萧条破败、人心惶惶、充满末日般的绝望气息。

    然而,透过特殊的观测窗口,他看到的景象却再次让他愕然。城镇中车水马龙,市井喧嚣,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商铺照常营业,贩夫走卒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孩童在干净的街巷间追逐嬉戏,传来银铃般无忧无虑的笑声;茶馆酒肆里,人们品着香茗,尝着点心,谈论着前线的战事,语气中虽有对亲人的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笃定和自信,仿佛坚信胜利必然属于己方,那种对自身文明的强烈认同感,几乎凝成了实质。

    他甚至敏锐地观察到,一些在战争中催生或改良的新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民间,改善着普通人的生活:更小巧、通讯距离更远的改良版通讯符箓,让相隔千里的人们也能即时通话;运用了部分机关术理念打造的高效农具,正在田间进行示范推广;一些简化版的、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的医疗符水或丹药,在药铺中以平民能够承受的价格出售……

    战争,似乎并未摧毁这个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民生基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其技术的扩散、应用与民生的改善。整个社会依旧在有序、甚至更加高效地运转,文明的韧性、包容性与自我更新能力,超乎了他的想象。这与信仰体系一旦受到冲击就容易陷入混乱和绝望的文明,形成了天壤之别。

    终幕:绝望的明悟与李靖的总结

    当乌列最终被送入一座刻画着繁复禁神符文、隔绝一切外界感应的静室时,他颓然跪倒在地,所有的骄傲、所有的信仰、所有基于天堂山体系构建的认知,在这一连串无可辩驳的见闻面前,彻底崩塌,化为齑粉。

    他回想起那钢铁洪流般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