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下,完好无损,“看,这韧性!”
王桂兰看得两眼放光,小声对张勇说:“这质量真好,比咱们县里卖的那种一摔就裂的强多了。”
张勇点头:“就是价格贵点,一个要贵五毛钱。”
方毅接过话:“质量好能用得久,其实更划算。”
下一站是窗帘厂,李欢媳妇一进车间就被吸引住了,盯着纺织机器移不开眼。
“这是新引进的设备,织出来的布料密度高,不起球。”技术员自豪地介绍。
“这种一米多少钱?”
李欢看得出老婆喜欢这东西,便顺嘴闻了一下。
“批发价三块六,一千米起批。”
方毅注意到许念真在默默计算什么,问道:“念真,你觉得怎么样?”
许念真抬起头:“我核算了一下,如果直接从这里进货,比在市场摊位批发每米便宜六毛钱,但起批量要求高,我也知道嫂子想要经营窗帘,但一下进这么多,太压资金了,或许可以联合市里的一些其他店铺,做个联名一起进货。”
方毅有些惊叹许念真的商业思维,这种就是走批发路线了,事实上改革开放后,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都是这么干的。
方毅赞许地点头,道:“好主意!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又能达到起批量。”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李主任接到一个电话后,面色凝重地把方毅叫到一边。
“方厂长,有个情况得提醒你们。”李主任压低声音,“最近有一伙人专门盯着外地采购商,以低价诱骗定金,然后卷款跑路,你们要特别小心。”
方毅警觉起来:“有什么特征吗?”
“通常是在市场外拉客,声称有‘特殊渠道’低价货。”李主任说,“已经有好几个采购商上当了。”
回到商户中间,方毅立即提醒大家注意防骗。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晚饭后,果然有个自称“王经理”的人找到旅馆来。
“听说各位正在找货源?我这里有特殊渠道,价格比市场低三成!”王经理神秘兮兮地说。
几个商户顿时来了兴趣:“什么货?可靠吗?”
“绝对可靠!都是出口转内销的优质产品。”王经理拿出样品,“就是需要付三成定金,货到付余款。”
王桂兰拿起一个样品塑料盆,质量看起来确实不错:“这么便宜?真的假的?”
张勇也心动:“要是真的,能省不少钱呢!”
方毅和许念真交换了个眼神。
许念真会意,上前问道:“王经理,请问您的工厂在哪里?我们能去看看吗?”
王经理眼神闪躲,但很快恢复正色,道:“工厂比较远,在郊区,有些不方便。”
“没关系,我们有车,你看能不能给安排一下?”方毅接话。
王经理脸色微变:“今天太晚了,明天吧……”
方毅知道这人就是李主任口中的那些投机分子,于是一边与对方周旋,另一边派人去找李主任。
很快,李主任带着两个市场保安突然出现:“呵呵,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