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急需打印机处理合同、票据的单位,甚至喊出了600元、700元的高价。
王海看着这魔幻般的价格变化,已经从最初的兴奋、震惊,逐渐变得麻木。
他看着方毅的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敬畏,仿佛在看一个能点石成金的神人。
方毅开始有计划地放货。他优先选择那些信誉较好、需求迫切的企事业单位和大型贸易公司,以相对“稳定”的每台550元至600元的价格,分批成交。几乎所有的交易都要求现金结算,一捆捆的“大团结”钞票用报纸包着,塞满了他们带来的几个大提包,王海每次去存钱时,都紧张得手心冒汗,感觉像在做梦。
在这个过程中,方毅之前联系的“华兴贸易”陈老板也找上门来。此时陈老板的态度早已发生一百七十度大转弯,对方毅客气得近乎讨好。原来,他们公司也急需一批打印机处理积压的外贸单据。
方毅并没有因为之前的事情刁难他,而是以580元每台的公道价格卖给了他一百台,顺便也将验钞机的订单正式敲定,价格反而比之前谈的还要优惠一些。
陈老板千恩万谢,表示验钞机一到货,立刻发最快的铁路托运。
然而,就在销售顺利进行,财富滚滚而来的时候,王海那边却出了一点小插曲。
那个之前联系过王海的潮汕林老板,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他们手上有大量紧俏货,也找上门来,想要低价吃进一批打印机去倒卖。
王海想起之前电子表录音机的事,心里有点活络,觉得反正也是卖,卖给谁不是卖,而且林老板嘴甜,会来事。
他试探性地跟方毅提了一下,结果方毅立刻沉下脸,严厉地说:“绝对不行,这种人路子太野,沾上容易惹麻烦,我们的货,只卖给正经的企事业单位,钱货两清,不留后患,那个林老板,以后不要再接触!”
王海心里有些不服气,觉得方毅太过谨慎,但看着眼前一捆捆的钞票,还是把不满压了下去,只是心里对那个林老板,多少存了点“义气”,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家。
整个销售过程持续了不到一周,一千四百多台打印机被抢购一空。
最后一算总账,投入三十万本金,收回资金高达七十五万余元!净赚超过五十五万!
当方毅将那张存有巨款的银行存折放在王海面前时,王海双手颤抖地拿起那张薄薄的纸片,反复数着上面的零,脸上没有任何血色,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他感觉自己像做了一场光怪陆离的梦,一场由暴雨、打印机和巨额财富构成的、极不真实的梦。
恐惧、狂喜、茫然、以及对身边这位结拜兄弟的深深敬畏,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让他几乎无法思考。
暴雨在第十五天终于渐渐停歇,但洪涝灾害的影响远未结束,交通恢复缓慢。
天空放晴,阳光重新照耀着满目疮痍的城市,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消毒水的气味。
方毅和王海站在银行门口,看着街上逐渐恢复的行人和开始清理淤泥的工人,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王海怀里紧紧抱着那个装着存折和部分现金的提包,感觉像抱着一块烧红的烙铁,既滚烫又沉重。
“方毅……这……这都是真的?”王海的声音还在发飘,眼神涣散,“五十多万……咱们……这就成了……百万富翁了?”在七十年代末,万元户已是凤毛麟角,五十多万的财富,对于王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