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宿、梁语其实比其他人更早被拉进这个梦境中的副本。
她俩一开始就是出现在山腰。
山腰这里有座喇嘛庙,庙又小又破,还没人,两人绕了一圈发现这个庙里连个菩萨塑像都没有。
好吧,也不是没有。
是那泥塑的塑像已然碎裂,只剩下一个底座。
突然穿着睡衣出现在荒无人烟的破庙,这事情本身其实挺吓人的,但梁宿、梁语实在对这种经历太熟悉了,根本惊恐不起来。
她们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
结论有两个,一个是转经筒没能带进来,另一个是她们并不觉得冷。
果然。
梦浮屠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她们的现状。
现在她们手里有两样道具。
.
一是梁语睡前拿着的转经筒。
二是梁宿一直随身携带的莲藕项链。
.
现在转经筒没了。
而莲藕项链……
梁宿往兜里一摸——不出意外也没了。
.
也是。
毕竟是入梦了。
现实中的道具当然没办法带进来。
梦浮屠没拉她们进副本,而是把她们拉入梦境,明显就是打得削弱她们这个主意。
只要想办法把梁宿、梁语困在梦里,它的计划就还能推进。
想法很美好。
现实很骨感。
梁宿、梁语她们最擅长搞那种“临时起意,神来一笔”的事。
就比如这次,她们突然在睡前用转经筒许愿。
她们的愿望是——
让有意愿的观众以梦境为媒介,实时观看她们被梦浮屠拉入的场景后发生的一切。
如果是被进副本,那其他人只是会梦到她们过副本。双方不能交流,不能互动,可以说对梁宿、梁语没有任何实质帮助。
但现在不一样,因为梦浮屠选择了拉她们进入梦境,所以现在的情况就相当于是一大群人同时接入一个梦境。
这样一来,“观众”能起到的作用的上限就很高了。
.
这些接入梦境的意识的初始状态就是现在梁宿、梁语看到的这样——当他们觉得自己是节目的观众,那他们就会以最熟悉的弹幕的状态存在于这个梦境。
但如果观众集体改变认知,他们也可以变成其他样子,或是构造什么东西。
当然了,这很有难度。
因为人的意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梦的走向,所以,这种多人接入的梦境其实很不稳定。
现在梦境能保持正常,最重要的原因是接入梦境的这么些人都是把自己当“观众”。
“观众”不会去主导梦境。
而要在保持这种状态的基础上让“观众”集体改变认知——成功,收益极大;失败,梦境崩塌。
.
无论哪种,都对梁宿、梁语没有坏处。
.
正因如此,她俩从庙里出去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弹幕”之后都直接看乐了,那句颇为感慨的“哇哦”是实打实愉悦。
嗯,愉悦。
即便这个体量的人每人一句会让弹幕密密麻麻、遮天蔽日,还有点恶心,梁宿、梁语也完全不受影响,保持愉悦。
梁宿挥了挥手吸引注意力。
那满天的弹幕终于脱离了无所事事、四处撒欢的状态,在梁宿、梁语前不远处停下。
.
【出现了!野生的梁宿、梁语!】
【去吧!精灵球!】
【我真求你们了……】
【求?求也得排队你知道吗?】
【宿姐、语妹出现了,其他人还会远吗?】
【这梦还是做的太狂野了,我可以变成弹幕到处飞就算了,居然还可以梦见这么真实的造景。】
【做梦嘛,人脑想怎么渲染怎么渲染~】
【对的对的,还是做梦好,现实怎么可能让她们来这种地方嘛,这庙看着就阴阴的。】
【就是就是,刚才我乱飞都不敢靠近这里的。】
.
文字组成一句话,很多句话又构成一个圆球悬在空中,看着有点像早期迪士尼卡通片里会出现的蜜蜂群。
远看就是很规整的一团。
只是中间有一些用了表现数量的白点。
.
但问题是,梁宿、梁语离的并不算远。
即便她们没有密集恐惧症,在这个距离看着眼前的黑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