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子以前不管做出什么产品都有销售渠道,由国家兜底,现在国家不给兜底了,厂子开始赔钱,发不出工资。
有些厂子的领导人能跟上步伐,跟着改革还好,可是有些厂子固步自封,也陆陆续续开始“破产”。
顾家的钱大多都在顾奶奶手里,顾奶奶知道小满学的经济,听说她打算来个实践,上面鼓励个体户发展经济。
顾奶奶也非常鼓励小满去创业。
有顾奶奶的支持,小满在京城先开了一家小饭店,主打就是宫廷菜系,这方面她有发言权。
也不算欺骗消费者,厨师当然不是她自己,找的是有经验的大师傅,小满钱给的到位,再加上还有食谱吊着,大师傅孤身一人,也没啥亲戚朋友,特别乐意做这工作。
有顾家在背后照着,小满的小饭店就成了京城有名的私房菜,价格那是贵的让人咋舌,但是味道也好的让人掉舌头。
国人好美食,如今已经有先富起来一批人,小饭店络绎不绝的食客,让私房菜馆彻底在京都立足。
别看小饭店不大,但是每日纯利润都能达到四位数,这可是七十年代末的四位数。
小饭店走上正轨,小满又开始准备做起了衣裳,跟大多数小商贩在南方拿衣裳不同,小满要做私人定制。
要的就是独一无二,敢在七十年代做这个,小满也是有勇气,并且勇气可嘉。
她要在所有人没注意的时候,品牌做出来。
有了品牌,到时候走中端市场,小满做生意,一直都是打算赚有钱人的钱,当然了,如今看来低端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可是小满也忙不过来。
这是她最好的选择。
高端市场其实还不错,如今有钱人多了,这个在这个时代贵的离谱的衣裳也能卖出去,然后小满南下,找了一批绣娘,然后开了个绣厂,她还要把刺绣跟高级紧密结合在一起。
过程还是很不容易的,人不好找,然后小满直接开了个培训机构,专门招收一些针线好的人,包吃包住,还给学手艺,倒是彻底把这事做成了。
75年,小满生下一对龙凤胎,取名叫顾辞和顾念。
龙凤胎满月没多久,顾家就回城了。
小满虽然还是知青,但是她如今已经是顾承宣的媳妇了,自然也要跟着一起走,没道理这个时候夫妻要分开。
这几年顾承宣做了不少贡献,哪怕小满跟着回京都,一份工作也是容易的事。
顾爷爷重新回军队,还是从前的职位,顾父也官复原职,原本顾家的房子也都悉数归还,这些年的工资也都给了。
顾爷爷,顾奶奶,顾父都是领工资的,他们职位都不低,工资都是三位数,将近十年的工资,是很大一笔。
至于顾承宣,他直接被安排去了一所研究院工作。
其实顾承宣更想去读书,毕竟他才本科毕业,觉得学的不够。
只不过如今教育环境不尽人意,也就暂时绝了这个心思,再加上还有家庭要养。
又听说上面讨论要不要恢复高考的问题,顾承宣决定先去研究院待一段时间,等个一两年再说。
一年,两位重要人物去世消息传遍全国,一时间,全国人们都陷入的悲痛之中。
全国各地陆陆续续有知识分子回城。
国家建设离不开知识人才。
77年10月,经过国家高层会议决定,恢复高考,这消息经过广播,报纸等各种渠道传到全国各地。
消息一经传出,不知道多少人喜极而泣,尤其是那些下乡知青,这些知青大多都是知识分子,好些都是初高中毕业生。
而小满已经开始备考,事实上,因为顾父和顾爷爷,还有一个在教育体系的顾奶奶,要高考的消息她知道的更早一些。
更何况,她早就知道要高考的事,并不意外。
12月,高考开始,考试两天,考完后小满就不再过问,她对自己成绩十分放心。
志愿填的是京大,顾承宣的母校。
过了段时间,录取通知书陆陆续续下来,小满如今住在京都,又是被京大录取,所以通知书是第一批下来的。
通知书送来的那天,顾奶奶恨不得大摆筵席。
说起来也是有缘故的。
小满在顾家人眼中样样都好,但是架不住大院别人说道,都说小满配不上顾承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