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到大队部喝口热水,暖和暖和!”
一群人簇拥着四人往村里走。
秦建国四人已经在拖拉机上看了一路的山里风光,这会总算要走进接下来可能要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的真实农村,一个个都好奇左张右望。
但跟着杨国安一步步走进杨家村后,四人是真的再一次愣住了。
村口的泥巴土路还没往前走几米,他们脚下就变成了掺着碎石子的水泥地?
这在花国六七年的偏僻山沟里,简直比百货大楼里有自动扶梯还稀奇。
要知道,现在有些大城市周边的乡镇村子,都还没有铺上水泥路。
其实四人刚坐着拖拉机进山时,就已经被盘虎山的平坦山路惊讶过一次。
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无名山脉,里面竟然修了看起来相当不错的砂石路。
不过这两年花国一直在大兴木土搞各种建设,盘虎山里的山路修的齐整,四人惊讶过后都觉得应该是郭嘉的基础建设做的好,并没有多想。
毕竟有些更偏远的地方都还有铁路。
但现在看着村里大片大片平整的水泥路面,四人实在是有些懵。
四人都不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知道上面再怎么注重基础建设,也不可能帮老百姓们把水泥路直接修到家里……
不仅如此,走着走着,四人还看到了路边刷着蓝白条纹的电线杆。
四人恍惚脸:……杨家大队还通了电??
接着,在经过打谷场时,他们又看到了一架罩着军绿色铁皮灯罩的大号探照灯。
这种大功率的探照灯属于“军用+安防”
器材,在当前年代更是一种“特需物资”
,民间基本见不到。
而此刻杨家村这种同款探照灯,四人之前只在军区大院门口见到过……
天色越来越暗。
有些昏暗的村子里,有个地方忽然闪了闪,接着亮起来了在和黑夜里尤为显眼的暖黄色亮光。
路过一棵老槐树时,脑子已经有些快不够用的秦建国听见了几声隐约的“滴滴答答”
声。
顺着声音查看,秦建国注意到树洞里竟藏着台矿石收音机?
收音机的天线用铁丝绑在树干上,好像正接收着什么信号。
秦建国一路数到了第三根电线杆,现这根电线杆上装着个崭新的瓷壶。
想起曾经看过的《无线电原理》,那些串联电路图突然在脑海里亮起来,秦建国猛然意识到,这根本不是普通照明线,而是载波电话的传输线路!
杨家大队不仅有通电,还有现在只有公家才能用上的珍稀电话线路!
!
秦建国彻底麻了。
能达到这种生活水平的村子,还需要他们过来建设??
四个城市青年一路头重脚轻地跟着杨国安来到了村里的大队部。
看到大队部是一排还安着白玻璃窗的砖瓦房时,一路都在震惊中的四人已经不知道还能思索点什么,一个比一个乖巧又沉默地跟着杨国安进了屋。
秦建国四人在下乡前都大概了解过乡村生活,家里长辈也跟他们说过真实的偏远农村是什么样子。
他们想象中的山村,应当是土坯房,茅草屋,泥泞路,和面黄肌瘦的农民老乡。
毕竟自古以来,农民兄弟的生活向来都是最辛苦的。
自愿下乡的四人都做好了面对极端贫困生活的准备,甚至都不约而同地行李中塞了不少耐放的吃食,还有全国粮票,想着必要时能接济老乡,帮助老乡。
可眼前的这个山村,这个杨家大队,实在远远出了他们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