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联国两个级大国之间保持着战略平衡,更以日益重要的大国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全球格局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力量。
用各种新闻捷报提醒了村里人别睡过头,耽误自家地里的活计后,杨国安咬着烟袋下了楼。
走到村口,杨国安碰到了杨癞子。
“村长,去县里开会啊?我捎你一程?”
开着拖拉机的杨癞子把车停了下来,热情招呼着杨国安。
杨癞子一边招呼着,还一边从胸前口袋里掏出一包带着过滤嘴的额香烟,“村长你尝尝,沪市的大前门!”
杨国安摆摆手,扬了扬烟袋:“抽惯了这个。
我不去县里,你这是要去县城?”
以前很不受村里人待见的杨癞子早已经脱胎换骨,这几年更是跟人合伙承包了村里大一片地,做起了蔬菜种植。
“俺送菜去县城新开的市。”
杨癞子擦了把汗,“现在城里人都爱买咱这的无公害蔬菜,价格比农贸市场还高两成呢。
我得赶早送过去。
嘿嘿,主要还是多亏了小姑奶奶指点!”
目送以前村里最不着调的杨癞子哼着歌离开,杨国安溜达到了
村外的试验田里。
试验田里,最显眼的是架设在田埂上的自动喷灌设备。
一根根银色的管道在晨光中亮的晃眼。
村里的老把式正在调试喷头,看到杨国安过来,立马乐呵呵夸赞,“这玩意儿真是省事,往年这时候,加派人手都要忙活半个月。
现在一按开关,半天就能浇完五十亩地……”
在试验田转了一圈后,杨国安又溜达到了村东头新盖的文化站。
一台34寸彩色电视机正在播放戏曲节目,屋里坐满了上了年纪,不再下地的村民。
想着自己再干十几年也能舒服地坐在宽敞的房子里看大彩电,杨国安一路心里美滋滋地回家吃午饭。
刚到家,杨国安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
孙兰香正站在灶台边,擦着一个锃亮的高压锅,见杨国安回来,立马笑着念叨,“四虎买回来的这个高压锅真是好东西,炖肉又快又烂,还省柴火。”
杨国安接过自己媳妇递过来的碗,一副很有见识地回道:“这不算啥,现在县里百货商店有卖一种电饭锅的,做饭连柴火都不用,光用电就行。”
孙兰香惊讶,“一个锅还吃上电了?!
不划算不划算…我觉得还是咱老四买的这个高压锅好……”
下午,杨国安背着手溜达到了后山。
这里原来是片荒芜的山坡,现在被村里承包下来种满了果树。
八月,正值挂果时节,几个村民正在给果树修剪枝叶。
“国安叔来了…”
负责果园的林高山从梯子上下来,抹着汗朝杨国安打招呼。
林高山,小名牛娃,是林二平和杨麦苗的大儿子,也是林安芝的大哥。
今年二十九的林高山是十四岁才开始上学认字,后来一路上到了二十二岁中专毕业。
但毕业后,林高山还是又回到了盘虎山。
“看这长势,牛娃你这边今年指定又是个好收成……”
杨国安看着满树的青涩果子,对着林高山赞许地直点头。
林高山咧嘴笑了笑,忽然想到什么,道:“国安叔,最近姚家村那边来人,说想跟咱们合作搞什么果茶”
一听"
姚家村"
三个字,杨国安眉头立马就皱起来了。
和周围村民暗暗蛐蛐了姚家人好一会后,杨国安今日行程的最后一站,照例来到了村中神殿。
杨国安熟练地上香,磕头,然后恭敬对着高台上的神像念叨:“多谢小姑奶奶保佑,咱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从村里的家长里短念叨到今天广播里听到的国家大事,杨国安心满意足地起身时,望着香雾缭绕中的金色神像,忽然想到了最近不少人找他一直说的某件事情。
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会,杨国安跺了跺脚,转身朝林安芝家走去。
自从花历七零年改革开放,郭嘉允许土地可以被个人承包经营后,盘虎山里的庄稼汉们个个干劲十足。
凭着上面的政策扶持,加上众人热火向前的心气,各村都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有的搞特色种植,有的开办小型加工厂,有的承包荒山种果树,几年下来,家家户户都攒下了不少家底。
这人一有钱,心思就活络了。
各村村民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