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喂,是我(1 / 2)

宛宛入梦来 乐只君 1389 字 4天前

第二天周六,清桅好好地补了个觉,一直睡到早晨八点多才起床,下楼吃早餐。

“铃兰,从南京带回来的东西都装到车上,一会儿带去沈家。”清桅一边吃一边交代事情。

“是。”

“特别是那些补品,你都仔细检查一下,那都是五姐带给祖母的,别出了岔子。”

“恩,我知道。”

铃兰应下,就带着山茶和慕青玄去里面的储物间搬东西,只剩刘妈在一旁伺候清桅用早餐。

说起来已经有大半年没有见过父亲,他好像一直很忙,七哥说北方乱,父亲想把家里的业务重心往南方移,这大半年都一直在外奔波,所以上几次去也都没有见到人,此时确实有点想他了。

自从外婆去世,‘家人’这个词在她心里就被埋的更深了,不能轻易触碰,而对父亲沈怀洲也产生了格外难以言喻的情感,陌生又熟悉,想靠近又怕靠近。

--

天光正好,暖阳潋滟,用完早饭,清栀便带着铃兰和慕青玄高高兴兴往沈家去。一路上车马轻快,鸟语花香,很快就到了沈宅门口。

慕青玄停好车,又给清桅和铃兰打开车门,看到车上成堆的礼品,便开口“小姐,我去叫人帮忙。”

“嗯。”清桅点点头,顾自往大门而去。

门口的小厮老远看到有车过来,早早打起精神,此时看到沈清桅,也是立马地小跑过来的招呼,“九小姐,您回来了,快请进。”

铃兰和慕青玄与小厮们都熟,大家一边笑着逗趣几句,一边往里走。只刚进门没走几步,就迎面撞上跑过来的福生,他跑的又急又快,衣襟都被吹翻过来一样,还差点撞到清桅。

“对,对不起,九小姐,我,我……”福生大喘着气赶紧道歉。

“没事,发生什么事了?你慢慢说。”清桅见他神情有些不对,心里不免有些担忧。

福生在一边还未平缓下来,铃兰见小姐着急,随即又开口问道,“可是七少爷、七少奶奶怎么了?”

福生闻言顿时猛地摇头,一边喘一边说,“不,不是七少爷和少奶奶,是老太太……老太太刚刚病情加重了。”

清桅当即心头一紧,脸色瞬间凝重,还未等开口再问什么,就听到福生急切地说,“我要去接许医生,先走了九小姐。”

“嗯。”清桅下意识地点头,攥紧了手中帕子,“我们去念福堂看看。”

几个人出了二门,便转了方向,从花满阁往念福堂去。院子花花草草仍是原先盎然的模样,但气氛却冷清不少,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几个下人,连说话声都少闻。

清桅刚走近念福堂,就听到不断高高低低急切地说话声,是母亲,“许医生来了没有?怎么还没到?”

“母亲别着急,已经着人去请了。”沈世诚沉稳地声音安抚着。

“还需要多久啊?着人再催催。”沈夫人陶氏有些坐不住,站起来就往门外瞧。

“很快,您且安心,里面还有李大夫在呢。”沈世诚跟在陶氏身后,又挥手让一个下人赶紧去催。

那下人一点头,转身猛地就往外跑,带起一阵急风,吹的清桅心尖一颤。

“九小姐,您来了。”有门房丫头看到清桅,扬着声音喊了一声。屋里的陶氏和沈世诚都闻声转过来看向外门,清桅正快步过来,身后跟着铃兰和慕青玄,手里都还提着大大小小的礼盒。

“见过母亲。”清桅给陶氏问好,又转身看向沈世诚,“七哥。”

“恩,你怎么突然来了?”转而望一眼里屋,又叹息一声,“来了也好,我正想让老七着人去叫你呢。”陶氏望着清桅,肥胖的脸上是真切的担忧,此时对清桅倒也温和了不少。

“祖母怎么样了?”

清桅话未说完,里屋传来一阵列剧烈的咳嗽,声音沙哑,一声一声像是要把肿咳出来一般,让人听的心惊胆颤。

屋里子仍燃着炭火,一股温吞的闷热,更是裹的她喘不过气来,外婆离世时那种让人无措的绞痛再次袭来,她哑着声音问了一声,“七哥。”

“年关的时候趁着热闹去园子里赏雪,受了风寒,伤了肺,还没完全养好,但祖母觉得没事,就停了药,后面就一直断断续续咳嗽,前些天后院的花儿开了,她心里念叨非要去瞧瞧,吹了风,高烧咳嗽不止,今儿更严重了,人已经……有些糊涂了。”

祖母一生好强,脾气上来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