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生不如死的墨尔本号水手们(1 / 2)

第489章生不如死的墨尔本号水手们

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墨尔本已经是一个拥有3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并且其人口依然在以每年数十万的数量增长着。

只是在西方社会,歧s的问题无处不在,澳洲在70年代以前一直执行的是“白澳”政策。

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第三世界d立运动、西方国家内部平权运动后,反歧s才逐渐成为欧美社会“政治正确”。

1972年澳洲废除排斥非欧洲白人的“白澳政策”、1975年出台《反种族歧s法》。

澳洲从单一性、排他性、封闭性社会逐渐转向多元化、兼容性、开放性社会。

这些蜕变吸引着全球移民接踵而至,为澳洲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注入了活力。

而墨尔本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这里汇聚了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拥有116种宗教信仰。

在墨尔本被使用的语言超过180种之多。

在墨尔本居民平常收到的政府部门和公用服务部门的信函上,除了英文之外,还用十六种常用的非英语语言列出传译服务电话,方便不熟悉英语的居民和政府部门沟通。

不同族群的聚居区,在生活习惯、节庆、餐饮上各成不同风格,为墨尔本带来多元文化的丰富情趣。

可以说在政治、法律层面,歧s的政策已经被丢入历史的垃圾堆,但实际生活中,西方中心论、白人至上主义依旧根深蒂固。

就在孙志伟从机场赶往港口的路上,他就遇到了一群游行者。

他们高呼着“胜利万岁”(hailvictory)和“澳洲属于白人,其他人都该滚”的口号。

“胜利万岁”这一口号曾被小德子党采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白人至上主义者沿用。

这些游行者后面跟着一群警察,随时监控着他们的情况,有行动过激的人都会被他们现场抓捕。

孙志伟驾驶的皮卡现在就被游行的人群堵在一个路口动弹不得,其中有几个家伙看到孙志伟的肤色还对他吐脏话,并且竖中指。

孙志伟可不是什么大善人,遇到挑衅他都是立即反击。

他看准了那几个家伙所在的位置,在他们的头顶正好有一根伸长的金属横杆,上面挂着巨大的红绿灯。

空间切割轻轻的发动,固定金属横杆的几颗螺丝立即断裂,沉重的金属杆挂着红绿灯从天而降,砸在那几个人的头上。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周围的人群为了躲避危险,向四周快速散开,孙志伟立即脚踩油门从散开的游行者队伍中穿过。

虽然有仇现场就报了,孙志伟还是记住了这些人的组织名字:nationalsocialistwork。

这是澳洲最大的白人至上主义组织,也是澳洲主要的新纳c组织,墨尔本就是他们的大本营。

现在他没时间去教训这些人,等他忙完了,会再过来瞧瞧。

皮卡很快开到墨尔本港,远远的他就看到无数的轮船在港口区进进出出。

墨尔本号就在停在最边缘的一处码头上,周围一艘船都没有,所有的轮船哪怕比墨尔本号高大很多,也都离它远远的。

孙志伟见了嘴角都抽抽了一下,这瘟神的威慑力还真是被它拉满了。

他将车子停在码头停车场,然后就靠近墨尔本号仔细观察。

码头附近还有很多人像孙志伟一样围着墨尔本号参观,毕竟全世界也就这么一艘“灾星”附体的航母,还是很有参观的价值。

守在码头附近的海军士兵也不阻止他们远远的参观,只要不靠近就可以,看他们一副生不如死的样子,孙志伟也有点想笑。

他们应该都是墨尔本号上的水手,在这么一艘航母上服役,不仅危险,还很丢脸。

从士兵们之间的谈话中他了解到,自从上次雷达护罩沉入海底后,墨尔本号这半年都没有接到航海任务,只能在码头停靠着,无所事事。

孙志伟用空间将整个墨尔本号都探查了一遍,船上留守的士兵很少,军官更是一个都没有。

倒是在码头附近的酒馆中,他看到了很多穿着军装的海军官兵,他们有的喝的酩酊大醉,有的抱着舞女放荡形骸,连船上的宪兵都在酒馆里卖醉。

很多水手在喝醉后都不管不顾的诅咒着墨尔本号,希望它早点沉没,不要再拖住他们。

这很正常,墨尔本号只要还在一天,他们就跟墨尔本号绑定在一起。

只有墨尔本号不在了,他们才会被分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