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岛的海风与志愿填报的星光(2 / 4)

的妈妈拉着女儿的手,反复叮嘱:“海边风大,记得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钱不够就给家里打电话,别委屈自己。” 叶菲笑着说:“妈,我知道了,您放心吧。”

    火车缓缓开动时,王剑和叶菲趴在车窗边,向父母挥手告别,直到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小,消失在视线里。火车驶出县城,窗外的风景慢慢变了,从熟悉的农田变成了陌生的村庄,再到成片的树林,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落在两人的身上,温暖而惬意。

    硬卧车厢里不算拥挤,王剑和叶菲的铺位在同一个隔间,王剑在上铺,叶菲在下铺。放好行李后,叶菲拿出笔记本,开始写日记,王剑则坐在床边,看着窗外的风景,偶尔和叶菲聊聊天。旁边铺位的是一个去青岛出差的大叔,见他们是学生,就跟他们聊起青岛的景点:“你们去青岛一定要去栈桥,那里能看到大海,还有八大关,有很多漂亮的欧式建筑,适合拍照。”

    大叔还跟他们推荐了青岛的海鲜:“你们可以去台东夜市,那里的海鲜又新鲜又便宜,还有烤鱿鱼、辣炒蛤蜊,都特别好吃。” 叶菲听得眼睛发亮,赶紧把这些记在笔记本上,王剑则在旁边笑着说:“看来咱们这趟旅行有的玩了。”

    火车开了八个多小时,终于在下午四点多到达青岛站。走出火车站,一股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大海特有的气息。叶菲深吸一口气,兴奋地说:“这就是海的味道吗?好特别!” 王剑笑着点头,拉着她的手:“走,咱们先去酒店放行李,然后去栈桥看海。”

    他们在栈桥附近找了一家小酒店,房间不算大,但很干净,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远处的大海。放好行李后,两人迫不及待地往栈桥走去。栈桥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长长的堤坝延伸到海里,尽头是一座白色的回澜阁,海面上有几艘游船缓缓驶过,海鸥在天空中盘旋,发出清脆的叫声。

    叶菲沿着堤坝慢慢走着,海风拂起她的头发,她张开双臂,感受着海风的拥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王剑跟在她身边,拿出手机,不停地给她拍照,想把她此刻的快乐永远记录下来。走到回澜阁时,叶菲靠在栏杆上,看着远处的大海,轻声说:“原来大海这么蓝,比课本上写的还要美。”

    王剑走到她身边,和她一起看着大海:“以后我们还可以去看更多的海,去三亚,去厦门,去国外的海边。” 叶菲转过头,看着王剑,眼里满是期待:“真的吗?那我们说好了,以后每年都去一个有海的地方。” 王剑点点头,轻轻握住她的手:“说好了,永远都一起去。”

    傍晚时分,两人去了台东夜市。夜市里灯火通明,各种各样的小吃摊前挤满了人,烤鱿鱼的香味、辣炒蛤蜊的鲜味、奶茶的甜味混合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叶菲拉着王剑,从一个摊位吃到另一个摊位,烤鱿鱼外焦里嫩,辣炒蛤蜊香辣可口,奶茶甜而不腻,每一样都让她赞不绝口。

    王剑看着她吃得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满是幸福。他给叶菲买了一个棉花糖,粉色的棉花糖像一朵云,叶菲拿着棉花糖,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沾了点糖屑,王剑笑着帮她擦掉,叶菲的脸颊瞬间泛红,低下头,小声说:“谢谢你,王剑。”

    在青岛的几天里,两人去了八大关,在充满欧式风情的街道上散步,看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红砖墙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去了五四广场,看红色的五月的风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听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去了青岛啤酒博物馆,了解啤酒的制作过程,还品尝了新鲜的青岛啤酒,叶菲只喝了一小口,就被酒精度数呛得咳嗽,王剑赶紧给她递上矿泉水,笑着说:“你还是适合喝果汁。”

    每天晚上,两人都会坐在酒店的窗边,聊起未来的计划。叶菲说想考上北师大,以后当一名语文老师,教孩子们读诗、写作文;王剑说想考上清华,学计算机专业,以后研发出厉害的软件,让人们的生活更方便。他们还聊起高中三年的点点滴滴,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