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破妄真铅入中宫,伏汞坎离炼真性。(1 / 2)

大周神朝 变成恶龙 1373 字 3天前

闭关密室之内,辛如音和赵云阴阳共鸣之间,共同参同着采铅汞之妙:

“灵汞元非是水银,丹砂不赤太迷人。此般真物谁能识,便是神仙立兆基。”

“铅为命阳,汞为性阴,是性命之根源。”

“采铅需要调息固精,把握好活子时,即当元精欲泄之时,于恍惚杳冥之中感觉一股热流要从下身流出之际,通过秘法将其阻于生死窍(会阴穴)内,使其逆上督脉,此元精即为真铅。”

“切记,元精出会阴穴为顺,顺则死;从此穴逆上督脉,化为甘露,为逆则仙!”

“降汞则要止念养神,在午时退阴符,用元精锁定心神,降伏心猿意。”

“而真汞的采集:汞喻为姹女、中女、木液、朱里汞等,为离中至阴之气,是先天元神……

不过汞性飞扬,得火高飞,需用真铅来伏汞,用元精锁定元神!”

“所以采汞铅,坎水逆流,用真意将真铅擒入中宫,然后用铅来伏汞,使阴阳二气自然相吞相啖,如夫妻温存相恋。

更是取坎填离,抽取铅中真阳之气来填离中之虚,至铅尽汞干,练出真性!”

修行到了这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皆为圆满的这一步,单纯的采铅汞,便也不是什么大难题了。

惟一的问题,便是这铅汞相合之间,如何养出一道‘真性’才是最为紧要的。

而在修行思想中,“真性”是生命本质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凝聚“不生不灭、清净无染”法灵的前置要点!

所以“真性”超越后天的本然状态,区别于后天被欲望、习性、分别心所遮蔽的“妄心”。

后天的意识(如思虑、情绪、执着)是“识神”的作用,

而“真性”是先天三元、未被污染的本真之性,如同明镜未染尘埃时的清净状态!

而且“真性”还具有着,与“道”同源的本质!

修行界认为,万物由道化生,“真性”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是人与道相通的桥梁!

所以“真性”的凝聚,在整个筑基境界之中,具有着承前启后,具有着大深远意义的影响!

且经典道经之中,如《德道经》中“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的思想,便是引导人摆脱后天的纷扰,回归真性的本然状态——如婴儿般纯真、无分别,与自然之道相合。

而且修炼的核心目标之一,就如赵云如今走的筑基结丹法,便是道门经典的内丹法派,更注重心性修养来凝聚“真性”,

其凝聚“真性”方法,便是通过坎离交合、澄心遣欲、破除执着,去除后天“妄心”的遮蔽,使“真性”显露。

当“真性”显现时,人能超越烦恼,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即《庄子》中“坐忘”“逍遥”的状态,实现精神的自由与生命的升华……

所以找回“真性”的常见途径:

清静寡欲:《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世俗的欲望和诱惑会遮蔽先天真性。

因此通过炼心之欲,调铅制汞,让先天本真之性,从繁杂的世俗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使真性得以显现。

当然,还有“坐忘心斋”、“静定存察”、“为道日损”、“行善积德”等多种方式可以凝练出来先天真性。

但这其中涉及的其他道途修炼之法,与“采铅制汞”的核心步骤关联性并不大,所以赵云与辛如音从各自仙经中领悟到的关键,主要围绕“先天三元孕养真性”这一核心过程展开。

因此,当赵云与辛如音进入阴阳共交的修行状态时,

一方面,两人在气息交融间体悟阴阳相生、互为表里的玄妙道韵;

另一方面,赵云也同步运转秘法,仔细感知着体内的变化。

此前融入躯体的三五气本源,已彻底消融于四肢百骸,正持续推动肉身进行着细微的先天蜕变;

与此同时,他能清晰察觉到肾脏之中的先天肾精,在与辛如音的阴阳感应下缓缓苏醒,甚至能捕捉到肾腑中那股即将倾泻而出的先天元气,随之而来的是下体温热升腾的人体本能之欲,

而赵云在察觉到这股本能反应的瞬间,立刻调转密法,以强大的心神掌控力,将那道即将随本能倾泻的先天元精稳稳截住,先是将其定锁于会阴穴中,随后引导这股精纯本源逆走督脉,一路攀升至中宫黄庭,与体内的先天元气、元神之力形成坎离交汇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