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鼠啮江南(3 / 6)

易战之谶语 舞悔 5577 字 4天前

身边只有一个破旧的藤编药篓。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青色道袍,身形清瘦如嶙峋山石,面容因长年风霜而显得格外冷硬,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淬了寒星,锐利地扫过跪在面前、瑟瑟发抖的李易。

    李易又把在寒山寺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声音因为寒冷和恐惧而抖得更厉害。他提到了那空空的襁褓,提到了灾民口中眼睛冒绿光的巨鼠,最后,也提到了自己曾去寒山寺求助。

    “寒山寺?”觉明的声音低沉沙哑,像砂石摩擦,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他并未对那“鼠妖”之说做任何评判,只是伸出骨节分明、布满老茧的手:“你说你翻过废墟?带我去看看。那妇人家的窝棚,还有你捡到东西的地方。”

    李易愣了一下,连忙点头,挣扎着爬起来带路。觉明背上药篓,步履沉稳地跟在后面,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沿途的断壁残垣和神情麻木的灾民。他走得很快,李易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

    他们先去了那疯妇人的窝棚。窝棚低矮破败,里面除了几件破烂家什和一堆干草,几乎空无一物。觉明蹲下身,仔细查看地面和周围的残壁,手指捻起一点草屑,凑到鼻尖嗅了嗅。他眉头紧锁,又起身在窝棚周围走了几步,目光锐利地扫过地面泥泞的痕迹。

    接着,李易把觉明带到他翻到蒸饼的那片倒塌宅院。这里瓦砾堆积如山。李易指着墙角一个被半截断梁压着的角落:“就……就是这儿。”

    觉明上前,毫不费力地搬开那沉重的断梁。他俯下身,在那片翻动过的瓦砾和污泥里仔细搜寻。突然,他捻起一块被污泥包裹、只露出一点边缘的东西,在道袍上擦了擦。那竟是一块婴儿佩戴的、小巧的银质长命锁!锁片边缘有明显的凹痕和刮擦,像是被暴力扯下。

    李易倒吸一口冷气。

    觉明面色更沉,继续在周围翻找。他的手指在冰冷的泥浆和碎砖中探摸着,动作精准而执着。片刻后,他指尖触到一个硬物,用力抠了出来。那是一小锭银子,约莫一两重,但形状有些奇怪,似乎被人为地拗断过,断口处还沾着一点深褐色的、早已干涸的污迹。觉明将这半锭银子紧紧攥在手心,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站起身,目光投向远处依稀可见的、代表着官府权力的城墙轮廓,那眼神冷得像结了冰的深潭。

    “哼!”一声极轻、却饱含无尽怒意与讥讽的冷哼从他鼻腔里发出,仿佛冰棱碎裂,“好个‘鼠妖’!好个‘食婴’!这妖气,冲得贫道眼睛都要瞎了!”

    他猛地转身,那破旧的道袍在冷风中猎猎作响,像一面不屈的旗帜。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铁钉凿入李易的耳膜:“走!带我去看看那些领赈灾粮、修河堤的民夫!”

    李易的心咚咚直跳,隐隐感觉到,这位道长要找的“妖”,似乎与那宝相庄严的佛陀所言的,截然不同。

    几日后,江南行省知县衙门前的告示墙上,贴出了一张崭新的朱砂告示。衙役敲着锣,高声宣读着知县卜大人的“安民告示”。

    “知县大人钧谕!查近日‘鼠妖食婴’之说,实属荒诞不经,乃奸人恶意散布,意图扰乱人心,趁灾劫掠!今有城外云深观道士觉明,自恃微末道术,妖言惑众,假借查访妖邪之名,行诋毁官府、煽动民变之实!更有甚者,竟公然污蔑朝廷赈灾大计,诽谤知县大人清誉!其心可诛,其行可鄙!”

    衙役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正气,回荡在挤满了灾民的街道上。人群一片哗然,恐惧、茫然、怀疑交织在每一张饥饿的脸上。

    “幸赖我县官吏明察秋毫,已于昨日酉时三刻,在城南荒滩将此妖道擒获!此獠冥顽不灵,拒捕顽抗,已被就地正法!首级悬于南门示众三日,以儆效尤!望尔等百姓,勿信谣,勿传谣,安心领赈,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