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画映春城,巷暖人心(2 / 3)

晨幕林夕 剑雨飘零 2468 字 3天前

一定去银杏巷看看。”

    不一会儿,展位前就围满了观众。有人对着画作拍照,有人认真阅读宣传册上的故事,还有人向林夕询问银杏巷的具体位置,打算周末去探访。孩子们则热情地给观众们递小礼物,还奶声奶气地讲着画里的故事 ——“这是李爷爷,他会爬树打银杏果”“这是王奶奶,她煮的馄饨可好吃了”,可爱的模样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

    李爷爷和陈老板也没闲着,他们站在展位旁边,给观众们讲着银杏巷的真实故事。李爷爷指着《银杏巷・秋》里打银杏果的场景,笑着说:“这画里的场景都是真的,每年秋天,我们巷子里的人都会一起打银杏果,然后分着吃,有时候还会用银杏果做点心。”

    陈老板则拿出老照片,给观众们对比着画里的场景:“这是二十多年前的银杏巷,你看,老槐树、石桌子都还在,变化的是我们的年纪,不变的是邻里之间的感情。”

    观众们听得入了迷,纷纷感叹:“现在这样有温度的老巷子太少了,你们能把这份感情保留下来,还画进画里,太珍贵了。”

    中午时分,几位记者也来到了林夕的展位。其中一位记者好奇地问:“林夕老师,您创作这组作品的初衷是什么?从您的画里,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林夕看着展位前的邻居们,笑着说:“我刚搬来银杏巷的时候,只是一个迷茫的画画新手,是巷子里的邻居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温暖。他们会给我送刚煮好的馄饨,会陪我聊画画的想法,甚至会为了我的展览一起动手做画框、做装饰。这组作品,其实是我对银杏巷的感谢,也是对邻里情的记录。”

    记者又问李爷爷:“大爷,您知道林夕老师把您画进画里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李爷爷哈哈一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当然开心啦!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被画进画里。不过更开心的是,咱们银杏巷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知道,让大家看看,现在的老巷子里,还能有这么和睦的邻里情。”

    采访结束后,记者感慨地说:“你们的故事比画更动人,我们一定要好好报道,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份珍贵的邻里情。”

    下午的时候,刘梅馆长特意来到展位,对林夕说:“你的展览太成功了!现在很多观众都在讨论银杏巷,还有人说要发起‘寻找城市老巷子’的活动,你的画不仅展示了艺术,还传递了温暖,这正是我们举办‘城市记忆’展览的初衷。”

    林夕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这份成功不仅仅属于自己,更属于银杏巷的每一位邻居。是他们的爱与支持,让《银杏巷四季》有了灵魂,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老巷子的温暖。

    傍晚时分,美术馆即将闭馆,观众们陆续离开,但还有几位观众迟迟不愿走。其中一位年轻妈妈拉着林夕的手说:“我家孩子特别喜欢你的画,他说以后也要学画画,把我们家小区的故事画下来。谢谢你,让孩子感受到了艺术的温度。”

    林夕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那你一定要加油,以后画好了,也可以像姐姐一样,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展览。”

    孩子用力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

    闭馆后,林夕和邻居们开始收拾展位。大家虽然累了一天,但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李爷爷看着墙上的画作,感慨地说:“今天真是开心,看到这么多人喜欢咱们银杏巷,喜欢咱们的故事,值了!”

    王奶奶也笑着说:“是啊,以后咱们银杏巷说不定会变成‘网红巷’呢,到时候我就多煮点馄饨,招待来的客人。”

    大家说说笑笑地走出美术馆,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