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又遇见了姜十三(2 / 3)

科考,必然出一个举人或者探花榜眼。

不过,据说范家所出的才子也大都不受重视,所以范家在南州地位说轻不轻,说重不重,总的来说,有些尴尬。

我记得即便是在五年前那次人才辈出的春闱中,范家也是有一人夺得了探花。”

宋诗白吃着坚果忽然愣了一下,有些阴谋论的问:“他们再去的路上出了意外?”

“没有。”

崔稷否认之后,接着道:“范家每年必出才子,这成了朝中的佳话。

不过,五年前那场科考,可谓惨烈。

范家得了探花的那位公子所写的文章大放异彩,其中有一桩内幕。

那便是有人偷换了考卷,将我好友的文章便为范韪的名字。

此事,竟无处可说,上下不宣。”

宋诗白出于礼节安慰了对方几句,却道:“此事跟玉京有什么关系?”

“我那好友借着与宰相阎汜的交情,有幸向明皇告了此事。

可谁知,圣上竟丝毫不理,还将我那好友赶出了京都。

然而不过半年,我那好友便客死他乡。

向属下寄出的信中此事提过多次,推测颇多。

信中曾提到过宰相的话,道是此事是圣上欠他的。

后来,属下托好友遗愿,派人暗访过范府,竟在范府现了大内高手的存在。”

崔稷一泻而下,将心中的秘密全都说了出来,简直酣畅淋漓。

“所以,这范家必然与圣上存在一些联系。”

宋诗白明白的艰难,思维运转的很吃力,缓了几秒钟才道:“范家的人里面兴许有人是玉京的暗卫?圣上念其苦工,便于他们做些交易?交易便是功名?”

“属下也是这么想的。”

崔稷点头道。

“但是,范家哪来的武学高手?从未听过啊?”

宋诗白觉得哪里出了问题。

“所以,这才能称之为秘密啊。

秘密不就是不为人所知吗?”

崔稷反问道。

宋诗白没太共情,反倒怀疑道:“你该不会是想借着调查玉京的由头来帮你朋友翻案吧?”

崔稷确有此意,坦然承认:“属下确实想借着此事帮好友好好调查一番,但也是真心想帮助楼主的,毕竟我的妹妹还在您的手上。”

最重要的是,单纯靠他,怕是白骨埋了百年都成不了。

如果宋诗白牵扯其中,情况将会急剧扭转。

“那你怎么不自己先去调查?”

宋诗白觉此路并不是去范府的大道,警惕心四起。

在暴躁无法其中集中精力的情况下,她有点手痒,想用血的味道来冲击当下神经。

袖中状若白雾的银丝缓缓浮动,却听道崔稷及时的解释:“范府属下已经仔细调查过,并无所异,但范家家主有一套别院,在城西,离玉京很近。

属下想,哪里兴许会有些现。”

说着,崔稷忽然仔细的看向她,宋诗白袖中的白雾猛地一收,微笑道:“怎么了?”

崔稷有些害羞,白净的面容微微红了,只是在夜色下不显,甚至,便连语气都轻柔的与夜色共鸣:“属下一届书生,需要楼主这样的高手相护。”

这次,宋诗白是真的手痒了,想一巴掌抽死这位书生。

她哪是高手了?!

她学武学了那么多年,才不过练到万流同源第五重!

同龄人都早早成名了!

还有,如果她出了什么意外,谁来给她收尸?让尸赶尸吗?他为什么不找楼里的高手?而且,就她这身份,他配吗?

“我真是谢谢你。”

宋诗白忍不住冷笑。

人生就怕一句“来都来了”

看一看又不会死,万一有什么收获,也能安慰多走这么远的路。

如果没有,那就扣崔书生半年的工钱!

两人来到范府别院的后门,宋诗白熟稔的拉着崔稷翻了墙,两人小心翼翼的在院内走了半天,觉院内荒草重生,没有丝毫人迹的现象。

瞬间,两人便大胆了起来。

“看来是个荒院。”

崔稷轻声的对宋诗白道。

宋诗白点点头,心有迟疑:“会不会有武学高手在这里?”

“应该不会吧,谁会守着一个荒院?”

崔稷拨开眼前的树枝,心中非常抗拒这个危险的事实。

他有点害怕

“如果没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