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因为我是好人(2 / 3)

、国家危亡的言辞啊。

“若真是如此,那还真是唉,要变天了。”

谢晏感慨道。

“确实啊。”

金松亦是如此觉得,他忽然想起阎大人对他的嘱托,不由问:“谢兄,可见到了国师?风姿如何?”

谢晏想起那小丫头片子说公主并非王命那句话,不由“呵呵”

一声,讥讽道:“风姿如何难以评说,但有个老话还是挺有道理。”

“那句?”

“姜还是老的嫌。”

“咸?”

金松不解。

谢晏却没有继续说的念头,便道:“我还有事,先行一步了。”

“好,等我办完手头上的事,明天去找你。”

金松道。

“好。”

谢晏点点头,纵马离去。

金松瞧着那方向,也没有多想,便让马夫带着他去长史府上去。

陈豫瞧了某方向,轻声道:“公子,跟上了。”

谢晏听此,嘴角露出温柔的笑意。

很快,两人来到范府后门,一道黑影也悄无声息的落了下来。

谢晏瞧着眼前的高宅大院,温声问道:“姑娘,你的武功是跟谁学的?”

东方清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道:“我以前是明家的暗卫,后来跟在大宗师武邕门下作不记名弟子。”

从短短的一句话里,谢晏便知道宋诗白参与其中的必然不少。

“一炷香的时间内,眼前所见,全部死绝。”

谢晏又道。

“不在话下。”

“记住,我不想听到任何声音。”

“是。”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的潜入范府,一场以绝对碾压式的屠杀就此开始。

没过多久,范府便传来短暂的惨叫,但很快消失在平和的黑夜里。

陈豫还是第一次见自家公子这般疯癫,不由问:“公子,不是说只要谢都一人的性命吗?”

“确实如此,但刚刚与金兄说话,我忽然明白了圣上的心意。

这种见不得光却拿着自己把柄的东西应该悄无声息的消失才对。”

谢晏拢手看着夜空的繁星,不由感慨道:“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此诗真应景。”

一股窒息的恐惧爬上陈豫的心头。

一炷香后,那道黑影再次来到谢晏身边,轻声道:“都解决了。

嗯,还现了一个地下暗道。”

谢晏大抵知道那是什么,便道:“带我去看看。”

“好。”

陈豫见谢晏没有带自己的意思,不由问:“公子,那我?”

“师公呆在此处,放风。”

谢晏道。

“好。”

陈豫没有二话。

府内皆是死人,却鲜有血腥味。

那些人就像是睡着了一般静静的躺在那里,看起来十分安详。

他们的灵魂归向玉京的方向,阴煞的目光死死地黏在他身上。

谢晏视若无睹,只小心的避开他们的尸体,跟着东方清往偏院走去。

偏院里的书房堆满了画卷,范寅无声息的躺在地下。

东方清没有看地上的人一眼,径直拿掉墙上的画卷,之后又推开了书柜,而后又轻微挪动花瓶,便有石板细微挪动的声音。

只见墙壁一角处多了一个通往地下的通道。

两人相视一眼,东方清先跳了进去,谢晏紧跟其上。

半盏茶功夫后,一位少年模样的人拖着半死的身体走到通道前面。

宋诗白路上走了一半,身上的伤口随着马的颠簸而再次扯开。

黑色血衣再次浸湿,疼痛达到巅峰。

宋诗白没忍住,下马停下,旁边正好有个湖泊。

于是,便把包袱放在湖边,快步朝着湖边走去。

很快,湖里除了水腥味还多了一股轻淡的血腥味。

宋诗白在湖里呆了一盏茶功夫之后,便朝着湖边游去。

游着游着,宋诗白冷不丁的察觉到有人在岸边活动。

于是,便又默默的将身体沉了下去,只露了个头,静观其变。

没过一会儿,她便从湖边二人的对话中猜到了来人是谁,不由扯着嗓子大喊道:“姜十三,放下我的包袱。”

岸边的人听到声音,便默默地将包袱放回了原地。

而后,两人慢慢离开。

这时,宋诗白才敢游上岸。

当她擦干身体,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