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氏的眼光(2 / 3)

越但见一位气度绝佳的中年男子徐徐走来。吴安诗,吴安持二人抢着一步上前,迎了这名中年男子,然后吴安持跟在吴充的身后一并朝水榭走来,至于吴安诗则前往礼堂。

    众人一并行礼口呼道:“见过太守。”

    吴充现任陕州知州,众人是用太守,也就是过去一郡之守的意思来称呼。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也是自称太守,他当时也是出知滁州。

    吴充一脸笑意地道:“诸位毋庸多礼。”

    而此刻距水榭不过十数米的戏堂之内,吴充的妻子李氏,吴家的长媳范氏皆在戏堂里隔着一道垂帘,朝水榭里看来。

    这时候吴安诗气喘吁吁地赶到了。

    原来吴家在此不仅仅是为了看戏。

    吴安诗介绍道。

    “娘,爹爹身旁这人即是王观,表字道叟,如皋人士,极有文采,如今已是娶妻。”

    “娘,这位便是状元公章衡。也已是娶妻。”

    李氏道:“文曲星果真不凡,他的妻室是什么人?”

    吴安持道:“听闻是老家定的亲事,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子。”

    范氏道:“这就是父母的眼光短浅了,不过三十岁罢了,等几年不好么?”

    李氏道:“按你所言,如今读书人三十岁前都不要成婚了么?”

    范氏垂头道:“娘说得是。”

    吴安持笑道:“子平兄是好人!他中了状元后,即将妻子接到湖州,随之宦游,听闻他的妻子身子不好,但一直为她寻医问药。”

    李氏赞道:“如此有情有义的男子,实是太少了。”

    吴安持道:“娘,这位是章惇,字子厚,去年弃榜的人。如今已是娶了张御史之女,也是开封府府元。”

    李氏看着章惇道:“倒是一表人才。”

    接着又向范氏问道:“你怎么看?”

    范氏道:“听闻去年弃旨弃榜,京中上下都言此人无行。”

    李氏道:“莫要听风便是雨,旁人说无行即是无行?弃榜又如何,今科中了便是了,他如今是开封府府元,不出意外今科可高中。到时候谁敢再提他过去之事。”

    范氏连被李氏连呛两句,不由作恼,闷着声立在一旁。

    李氏又对吴安诗道:“人就不一一给我说过去了,就言没几个婚配的吧!”

    “是母亲,这位刘几,就是与爹爹谈笑风生之人,他乃太学第一人,可惜上一番文章没被欧阳学士看中,否则早就中了进士,今科国子监解试得了第二,差一些得了国子元。”

    李氏道:“此人娘知道,他的文才很好,但偏偏有风流之名,喜好狎妓,留宿青楼。”

    吴安诗道:“娘,狎妓之事……故有些不妥,但岂可因小节而废大义呢?何况他虽喜风花雪月,但于功课无碍,才华是当之无愧的太学第一。”

    “狎妓就是大弊,观一叶即可知秋了。爹爹是如何教导你们兄弟的,我们吴家三代官宦,若是家风门风不正,家道也是要败落的。”李氏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