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零一章 那人是谁?(2 / 4)

bsp;   韩忠彦念此微微一顿:“……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浦城章三。”

    随着最后一句落下,数人不由深深地长叹。上半阙犹自还有人点评数句,到了下半阙已无人出一语了。

    章越走到婢女的身旁问道:“记下了吗?”

    婢女努力地道:“念太快了,我记不太全。”

    章越道:“你等等。”

    章越回过身来时,却对上众人的目光,却见一时有些不同。

    章越走到何七身旁道:“多谢何兄,不知可否还我了?”

    何七神色一僵,他绞尽脑汁地问道:“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是谁?”

    章越没答径直取了。

    韩忠彦拍了拍何七的肩膀言道:“若我是何兄,将当先看一眼,然后涂改为自己名字窃词自用,日后关凭这首青玉案之名,就可以用一辈子了。”

    何七面色难看。谁知道,本以为是满纸淫词秽语,哪知竟是这等绝妙之辞。

    何七强笑道:“是。”

    黄履则对范祖禹道:“这就叫不打蠢人,也不打聪明人,就打不长眼的人。范兄如何看?”

    范祖禹道:“咱们与度之同窗近年,你何曾见他写出这等之词?”

    黄履道:“范兄的意思是?”

    范祖禹凝神半响,方道了句:“这是深藏不露。”

    婢女向章越欠身后取词离去。

    众人见此一幕心道,章越真没有将此词登用,为己扬名的意思。

    难道他也不知此词到底到了何等地步?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到底是谁?

    一旁的一名读书人已是抄毕道:“我这就去登用,不知浦城章三大名是?”

    “章越,章度之。”一名章越同窗补充道。

    词就这么传了上去。

    最后有人道了一句:“此诗的意境全在这下半阙中了。”

    倒是熟悉章越诗赋的几位太学生却道:“三郎的诗词,我们也看过,放在太学之中也不过中人之资,但这首未免拔高太多,忽高忽低,实让人看不透了。”

    章越的词本人呈至了三楼。

    这时谈论已久。

    一名年轻向一位老者请教道:“梅公,一夜尽是元夕词,难免元夕词至此有反复陈旧之感。我等写得再多,怕也是可有可无。”

    这位梅公笑道:“老杜一首《江南逢李龟年》之后,我本以为此后天下再也无诗,哪知江山代有人才出。”

    “你看。”

    梅公朝桌上厚厚一叠元夕词道:“这些元夕词虽已是佳品,但要能破陈出新,不是没有,只是你我怕是见不到了。”

    在座之人都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