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2 / 3)

p;   老解生本料定延州当地,无一人才华可及自己,眼前竟给一名年轻的官员夺去了风采。

    通判又如何?

    甚至进士又如何?

    哪怕是进士出身的人,他们写的不少文章也是拿去添柴也不配。

    哪有即兴文章可言,多半是事先抄好的,如今默出然后今日来这白云楼争名的。

    老解生摇着头,晃着脑袋,一步一步地挪了过去。他既不想显得太重视,又想看看这名官员到底写的是什么。

    正巧在这个时候,暮色四合,天边最后一道霞光正斜照在白云楼上,远远的在半明半暗的天边一轮新月浮于云海之中。

    老解生恰好看到这位年轻官员写下此景。

    忽然暮色自远而至兮,断霞斜照忽明灭,诗成欲扫云间屏。贪征兴废玩余景,须臾不觉一轮古月升东冥。

    老解生看到这一句后整个人凝固在当场。

    年轻官员写毕之后,搁笔在旁,对方似不察那么多人聚在自己的身后,而此刻不少人都借来笔墨,在巾帕衣裳上抄录。

    老解生欲报名出声与对方攀谈,但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年轻官员向身后众人拱了拱手,所有人皆不约而同地行礼,对方即另一名官员离去,隐约间老解生听得这名官员对另一名官员言道。

    “持正,我觉得事仍有可为!天下之事亦无不可为的道理。”

    老解生看去这名官员言谈间目中生光,有的人作白云楼赋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有的人则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度之所言极是。”另一个官员附和道。

    两名官员步履生风,匆匆下楼,而此刻一阵大风灌入白云楼中,顿时满室生风。

    “凭一首赋,天下皆可去得!不知是何人?”

    解生说完拾起了那名官员所写的白云楼赋,但见上面落款两字‘章越’。

    之后文章已到了郭逵的手中。

    郭逵看后对亲信道:“韩魏公没看走眼!”

    亲信问道:“凭着一首赋?”

    郭逵笑道:“当然是凭着是这个人呐!”

    说完郭逵披起裘衣看向夜空,低声道:“此人与范文正公一般,心底有苍生!”

    章越回到韩绛幕府后,与韩绛道了劝说郭逵失败之事。

    韩绛道:“此事也是意料之中,不赞同便不赞同吧,只好真的上奏天子将他调离陕西了,否则他在陕西一日,必然会动摇军心一日。”

    郭逵在汉军中有绝高的声望,他若是一走,没有人可以威服陕西各路的汉军。

    顿了顿韩绛向章越问道:“度之,你实话与我说夺取横山有几成?”

    章越默然不语。

    韩绛看了章越的神色笑了笑:“无妨,无妨。度之,早知道当初听伱的话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