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十四章 为人臣者当忠于事(两更合一更)(4 / 5)

    至于新的信息,一面来自听言,一面来自对实践的正确认知。

    其实往里面掰深了说,章越之论并无那么玄乎,朕已得其全部章法,不过如此而已。你章越要告疾便告疾去,朕不求你强起,还能控盘全局。

    想到这里,官家将目光放在陕西路地图上,将从旁提起御笔,沿着泾原路泾水河谷方向上寻,最后出镇戎军方向向北。

    最后官家手中的御笔在没烟峡,石门关之处停留了一下,然后圈了一个圈。

    这一圈下去后,便是几十万民役被动员征发,十几万兵马整装北行。

    天子之怒,伏尸千里!

    ……

    章府之内。

    章越安然自在地‘养病’。

    虽说他还不到四十岁,但谁还没有个感冒发烧的时候。

    章越丝毫不担心自己不在中书大权旁落,他于权位素来是既来之则安之。大丈夫要能上也能下,几起几落都是寻常事。

    官家‘犯浑’,自己就没有必要惯着他。

    一个人要敢于翻脸。一个人活着谨小慎微,不敢发生冲突,事实上该得罪的人照样得罪。

    但话说回来,翻脸也是有技巧的。

    切记一句话,你可以表达愤怒,但不可以愤怒的表达。

    有的人人际关系之所以一塌糊涂,便是在表达愤怒和愤怒的表达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

    特别口不择言地宣泄输出,这是最害人的。伤人的话没有说去之前,你便是他的主人,话说出去以后,一辈子都是他的奴隶。

    在朝堂上怼君,在百官面前令他下不了台便是没找好君臣之间的平衡点,所以章越选择告疾,既表达自己的不满,也顾全了天子的颜面。

    上位者也是人,即便是官家,不要轻易选择顺从。

    章越躺在榻上,看着面前的陕西地图。

    这是当年他为熙河路经略使亲手所绘的。

    对于官家是否接受泾原路出兵之事,章越并不着急,这条路线历史证明是伐夏唯一可行路线,无论是谁最后都要走到这条路来。

    全面占领天都山,兵抵鸣沙一线之后,最后再集结雄兵猛将直破兴灵二府,完成灭夏的不世之功业。

    章越自统兵熙河以来,便心心念念怀此宏愿!

    持手中之剑为我华夏收复旧土,为我子孙后代开万世太平!

    年少读三国演义时也追慕诸葛武侯七出祁山之举,并将前后出师表背滚瓜烂熟。

    丞相一生都在践行,到底什么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章越敢说自己内心渴望丝毫不逊于朝堂上的官家。

    可惜因军功拜为执政后,他便没有这个机会了,但他也不愿见数代人心血,因官家仓促之举而毁于一旦。

    所以他不惜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