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天下苍生(3 / 4)

越又转而接受起来。

    人家都说杨畏是杨三变,他章越不知什么时候起也成了‘章三变’。

    所以章越在信中也是吹捧起王安石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王安石是否认同章越对新法的更动?

    答案是王安石几乎没怎么松口。

    王安石致仕之后,确实不像在位时那么固执。但要他支持自己,章越确实也没办到。

    但章越想了另一个办法,他在信中多加议论,每每旁敲侧击,加之努力一番吹捧,以及列举事实。

    身为堂堂宰相,自己如此低姿态地吹捧一个卸任宰相,对方多少都有些受用。

    所以王安石在书信里确实对章越有些口气上的软化。

    当然在上百封信中,这些口气上的软化的信件确实不多,不过是数封而已。

    可是章越将这些口气软化信件全部收集,然后经过一些‘断章取义’地拿了这些信件蔡卞和王安礼二人过目。

    如此让二人得出了在延和殿上的结论。

    正应了那句经典语录。

    要断章取义。

    ——节选自《不要断章取义》。

    章越估计王安石知道自己如此断章取义他的信件,肯定是要骂人的。不过章越确实没有说谎。

    信是你王安石亲手写得没错吧。这些话我也没改一个字。

    作为堂堂宰相信誉还是极关键的,章越是不能骗人的。正应了那句话‘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王安礼本就反对变法看了信后,也是信之不疑。

    至于蔡卞,他则是一句话没有说。

    章越猜到蔡卞心细如发,可能对这些信件有质疑,他只要书信一封回去问王安石就好。

    不过蔡卞就是没表态。

    章越本没逼着他在王安石和自己之间选边站,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蔡卞对王安石是极忠诚,一生不疑地奉行着他岳父的主张。

    但是今日蔡卞旗帜鲜明地跟着自己和王安礼,对章惇挥出了致命一击。

    王安石以后,新党本就趋于一盘散沙的地步。

    其中吕惠卿,章惇,李承之,张商英几人算是一脉,其余人似邓绾,吕嘉问,张璪都被章越打击外放。

    沈括,曾布两个二五仔早已投靠了章越。

    剩下的蔡确、薛向、安焘、蒲宗孟、蔡卞都没有形成合力,而是各立山头或就是天子亲党。

    不算章越这些年培植的党羽,加上蔡卞和王安礼的支持,令章惇受到的打击,确实肉眼可见。

    ……

    延和殿上,胜负已分。

    不少人预感到元丰年的天要变了。

    章越从容走下堂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