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如房杜般用相(2 / 3)

疾奏也要八日,更不说至凉州。”

    官家也是不悦道:“这些日子,朕将朝中大事皆放手由卿处置,也是足够听之任之,怎么连凉州之事卿也不肯朕插手?”

    还有一句话官家没问,但意思也差不多,你章越是不是要揽权啊?

    章越立即道:“陛下,朝中大事是由中书和枢密院决断,何来由臣处置之说!”

    官家听了一哂,谁不知道,中书里王珪全无主张,薛向就是你章越的应声虫,蔡确一人势单力薄,却也抗衡不了你。

    至于枢密院还不是听中书的。

    章越道:“陛下,陛下将凉州之事悉数交给臣,臣又悉数交给熙河路,秦凤路,陕西路之官员,信之用之,方能长久。”

    “这治理天下事当以经久省便为要,哪里有事事亲力亲为的?若陛下不信臣,易之;臣不信下面官员,易之。治天下者不难!”

    章越话都说到这份了,官家满肚子的话也只好收了回去。

    ……

    之后官家被章越这一顶撞,胸口闷闷不乐,这时候高太后相召,官家便去探视。

    高太后看着官家道:“我听说官家不乐?是与宰相有关吗?”

    现在曹太后病逝后,官家也是去掉了最后的权力禁忌。官家一向不许后宫干政,言语任何政治之事,这是他对权力的敏感之处。

    现在高太后是宫里在政治上唯一能与他说些实话的人。

    官家道:“儿臣处处为难,但章越虽是朕一手提拔起来的,也是常不许朕插手,有些地方甚至比……比王安石还跋扈。”

    高太后道:“我以为官家是个好皇帝,而章越也是好宰相。”

    官家道:“太后这番话怎么说?”

    高太后道:“我如今在读贞观政要,里面唐太宗是如何说隋文帝的,官家还记得吗?”

    官家道:“儿臣记得,唐太宗说隋文帝是欺负孤儿寡母得的天下。”

    高太后道:“是啊,唐太宗是个善鉴的天子,他说隋文帝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

    “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官家听了默然,隋文帝是很勤政的天子,每日都要勤政到日落,五品以上官家都要与他坐着议论事。

    唐太宗说隋文帝这人性至察而多疑,他记得章越在经筵时说过,这就是有术而无道。

    隋文帝勤政之下,因他不肯信任下面官员,故而什么事都亲自决断,宰相也是听命而已。

    高太后道:“太宗则不同,他说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高太后这么说,官家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