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布局多时,你现在不干了?!(2 / 4)

缓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宫墙肃穆的景象,语气变得深沉起来。

    “他说的不错,咱让李进入仕,确有考量其才学,念及他叔叔的旧情,以及他在科举案中促使标儿立威的因素。”

    “但是……”

    朱元璋转过身,目光锐利如鹰隼,带着一种深远的布局意味!

    “他只看出了咱要用人,却未必完全看透,咱要用李进做什么。”

    他踱回御案前,手指点在空中,仿佛在勾勒一幅无形的蓝图。

    “标儿仁厚,这是他的优点,但为君者,亦需有雷霆手段,有能为其分忧,亦能为其执刃的臣子。”

    “咱将李进放在这迁都物料验收的位置上,让他经历实务,与叶凡这等心思机敏之人共事,就是要打磨他!”

    “既要磨去他的书生意气和怯懦,也要让他学会如何洞察人心,如何坚持原则,如何应对官场的明枪暗箭!”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

    “咱,是在为标儿,培养另一把刀!”

    “一把或许不如叶凡那般锋芒毕露,奇计百出,但却足够忠诚,足够坚韧,足够纯粹的刀!”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算计。

    “叶凡此子,才具惊人,然其心难测,其志未明。”

    “用得好,是国之利器!”

    “若有异动,则危害无穷。”

    “将来,这把打磨好的‘李进’之刀,未尝不能用来…制衡那把过于锋利的‘叶凡’之剑!”

    他重新坐回龙椅,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此事之后,寻个由头,对李进进行嘉奖。”

    “不必过于显赫,但要让他感受到咱的留意和期许。”

    “一步步来,将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历练。”

    “咱要看看,这块璞玉,最终能被打磨成什么样子。”

    “是!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

    毛骧心中凛然,再次躬身。

    “去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

    “等老四那边有了结果,立刻给咱送来。”

    “臣,领旨!”

    毛骧恭敬退下。

    殿内重归寂静,朱元璋独自坐在御座上,目光幽远。

    ……

    夜色深沉。

    东宫寝殿内,只点了几盏昏黄的宫灯,将朱标的身影映照得有些单薄。

    他面前摊开着几份由西厂番子秘密送来的奏章副本,上面是燕王朱棣白日里代为批阅的笔迹。

    朱标看得极为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