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京城怀柔基地的日与夜(2 / 4)

“外公,开车慢点,五舅怎么给你送一台黄色的莲跑车,不过外婆你的红色的我要更喜欢一点!”刘继业也是个小人精

“好了,再把你外公给你配的这个醒脑汤喝了去上学吧!晚上有什么想吃的嘛继业”

“多燉一只蹄髈,还有把八舅寄过来的鲍鱼发了,我喜欢吃鲍鱼汁泡饭,外婆我是不是太能吃了”

“你正吃长饭呢……”……

2000年的7月到如今9月下旬,肖镇又拿起教鞭给国防系统人工智慧领域的攻关人员上了整整2个半月的灌顶大课。

算是给这批整整2.2万人的人工智慧领域研究队伍统一上了一次升阶课,这不刚刚已经按照肖镇亲自架设的架构和核心算法开始按部就班製作网络神经通用系统。

这是个不断进化的人工智慧体,早开发早培训早点机械学习和餵数据。

因为根伺服器在新华夏手里倒是不缺餵数据的来源。

肖镇今天是应自己老同学李家和的邀请给华清智班的天才们上智能课,肖镇很想推脱的,他已经很久不跟自己母校的人打交道了,不过李家和例外。

“叛逃”去隔壁京大当校长的老同学朱家栋请他他就拒绝了的,谁叫这傢伙纯纯的华清人要去京大呢!

上午上完华清的一节大课后,肖镇用半个小时时间,解答了15个人的问题,本来是20人的班级,不过另外5人审核不合格被踢出去了,肖镇的课第一就是审查特別严格,这都是世界最前沿的课程。

这智班的15人在读硕博生已经在肖镇上课第三天被復兴、卉和宝安的挖空了,华为慢了一步。

接下来的时间,肖镇就如他的老战友曾经的老搭档刘菊香说的那样直接搬钢丝床去怀柔创新研究院攻关“国防和民用网络神经通用系统”去了。

就在和刘菊香在密云水库钓鱼的第三天,这次他带了华清智班7个人在身边跟著他学习,这些是进一步审查后留下的,其他的以后就混民用部门了。

sg高校联盟也一家塞了3名,总计25名新鲜工具人学生跟在肖镇身边学习。

怀柔基地深处,一座巨大的、被严密安保环绕的白色建筑群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

这里便是国家“盘古”神经网络通用系统(ngn)的攻坚前线。

肖镇带著那25名精挑细选、背景审查严密的“种子”学生,一头扎进了这个匯聚了全国顶尖人工智慧、计算机、神经科学、密码学、数学等领域精英的庞大熔炉。

基地內部更像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未来工厂。

巨大的开放式工作区被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空气中瀰漫著高频运算伺服器特有的低沉嗡鸣,混合著咖啡的焦香和纸张油墨的气息。

超过三万五千名科研人员、工程师、程式设计师在这里日夜轮转,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围绕著肖镇搭建的庞大架构高速运转。

肖镇的工作核心区域位於顶层中心,一个半开放式的透明指挥舱。

这里视野极佳,能俯瞰大部分工作区。

巨大的屏幕上不再是单一画面,而是分割成无数区块:实时滚动的核心算法调试日誌、神经网络各层节点的活跃度热力图、根伺服器接入数据的洪流分析、分布式计算节点的负载状態、安全防火墙的实时监控……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匯聚於此。

此刻,肖镇正站在一块占据了整面墙的电子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算法逻辑图和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他刚刚结束了一场针对核心算法“动態权重优化”模块的线上论证会,与会的是分布在全国十几个重点实验室的带头人。

“老张,你那边关於梯度消失问题的实验数据,必须在今晚12点前同步到主资料库,”肖镇对著麦克风,声音平稳却带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关键,你们组负责的『逻辑自洽校验』模块,仿真测试的异常报告我看到了,问题出在边界条件的定义上,参考我早上標註的『案例集三』,里面有类似的陷阱和解决方法。明天上午9点,我要看到修正后的测试结果。”

耳机里传来学生关键疲惫却清晰的声音:“明白,肖老师。这帮小子,还是得你指出的问题才一针见血。放心,今晚不睡了也搞定它。”

肖镇摘下耳机,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他转身,看到那25名“种子”学生正围坐在指挥舱外侧的环形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