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宏志班》拍摄……ing(5 / 5)

山,拉特酒庄附近

碧空如洗,阳光灼热地照耀著广袤的土地。在一片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场地上,一场简短而庄重的开机仪式举行。红绸揭开,露出覆盖著红布的摄像机。

“我宣布,纪实电影《宏志班》,正式开机!”隨著铭萌清亮的声音落下,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宏志班》总投资8500万人民幣,由港城凤凰影视(华夏)公司、铭萌导演工作室、肖承勛旗下即时视频影视公司、世林传媒、柳伯影视、代表地方国资的天山影业以及国字头的华影集团联合投资。

发行则由凤凰美洲集团旗下的国际头部发行公司负责全球发行,华影则主导国內发行。

自此,铭萌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艰苦封闭拍摄。

摄製组深入天山南部的城镇乡村、戈壁绿洲、学校课堂,顶著烈日风沙,捕捉最真实的生活图景和时代变迁。

拍摄一直持续到深秋,直到大西北的天空飘下第一场鹅毛大雪,外景拍摄才告一段落。

隨后,剧组又转场至南方滨海城市合浦以及温暖的海南岛,补拍了一些展现现代化、象徵希望与未来的镜头。

拍摄杀青后,铭萌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纪录片的最后精剪和审查中。

她亲自把关每一帧画面,確保《山南以南》真实、深刻、动人。

当最终成片通过审核,她那被天山强烈紫外线晒得微红、带著明显“西北印记”的脸上,终於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2002年11月11日

“光棍节”的喧囂与铭萌无关。她一头扎进剪辑室,开始了更加磨人的电影《宏志班》的后期剪辑。

看著监视器里那些由自己亲手捕捉的感人画面,她常常忘记了时间。

心疼孙女的陈雪茹,在港城打电话把肖镇“数落”了一顿后,第二天就坐著私人飞机赶到了京城,亲自住进湖畔別墅照顾起铭萌的生活起居,变著法子给她补充营养。

2002年12月12日

这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的日子。铭萌导演的第一部电视纪实纪录片《山南以南》,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片频道、天山卫视以及凤凰卫视国际频道、中文台等共计12个重要频道的黄金时段同步播出!

这部製作精良、视角独特、真实展现天山南部地区近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巨大发展变迁的纪录片,瞬间引发了国內外主流媒体和舆论场的大討论。

其客观的视角、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发展成就的真实记录,贏得了普遍讚誉。国际媒体纷纷予以报导和评论。

与此同时,铭萌新片《宏志班》的全渠道宣传也正式启动。

精心剪辑的首款先导预告片同步释出。预告片的结尾,定格在一个由小演员扮演的宏志班孩子,站在简陋却整洁的教室门口,望向远方朝阳的画面。画外音清晰而有力,道出了整个宏志班计划、也是这部电影最核心的灵魂思想:

“读书能够明理,读书是改变我们普通人生活环境最好的途径之一!”

这句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的话语,伴隨著壮美的天山风光和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瞬间击中了无数观眾的心,点燃了他们对这部即將上映的电影的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