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军区大礼堂內,庄严肃穆。巨大的军徽悬掛在主席台正上方,台下坐满了参与“清源行动”的各级指战员代表。
肖承志站在发言席前,身姿挺拔如天山雪松。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的每一个角落,沉稳有力,不带一丝居功自傲的浮躁。
“……同志们,『清源行动』的胜利,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英明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参战官兵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结果!是后方保障人员、情报战线同志以及无数默默无闻支持者无私奉献的结果!”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熟悉或年轻的脸庞,看到的是坚毅、是自豪,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他详细復盘了行动的组织、情报的精准、各兵种的协同、新装备(特別是那神秘的“黑箱”系统在关键时刻的电磁压制)的应用,以及最终取得的辉煌战果——零阵亡拔除139个高价值目標据点。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成功的战术配合,都引来台下由衷的热烈掌声。
“但是!”肖承志话锋一转,神色变得更加凝重,“胜利不是终点。残敌漏网之鱼仍在,境外渗透威胁未绝,极端思想滋生的土壤尚未彻底剷除!这次行动,是对我们信息化条件下反恐作战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一本用鲜血和汗水写就的教材!它暴露出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它验证的经验,需要我们大力推广;它凝聚的精神,需要我们永远传承!”
他的总结报告,既肯定了成绩,表彰了先进,更著眼於未来,提出了巩固战果、深化情报、加强边境管控、提升全域快反能力的下一步要求。整个报告逻辑严谨,数据详实,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战术深度,听得台下的军官们频频点头,深感责任重大。
会后,肖承志將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两天。他亲自执笔,將天山军区的总结报告、详细的作战经过、技术应用分析、经验教训以及后续建议,字斟句酌地整理成一份厚厚的、图文並茂的最终报告。这份报告,凝聚著天山將士的心血,也承载著他作为指挥员对国家和军队的忠诚。
7月31日清晨,一架军用运输机呼啸著降落在京城某军用机场。舱门打开,肖承志带著贴身警卫和机要秘书大步走下舷梯。京城夏日的热浪扑面而来,却驱不散他眉宇间一丝风尘僕僕的倦意和完成任务后的轻鬆。
刚出特殊通道,就看见母亲李小云穿著一身素雅的旗袍,站在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旁,正翘首以盼。看到儿子,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快步迎上。
“小七!”李小云一把抓住儿子的胳膊,上下打量著,“瘦了!天山的风硬,是不是没吃好”
“妈!”肖承志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任由母亲打量,“我好著呢,您看,这不全须全尾地回来了嘛。您怎么亲自开车来了司机呢”
“接我儿子,当然要自己来才放心!”李小云嗔怪地拍了他一下,隨即又心疼道,“快上车,回家!妈给你包了饺子,还有你爸特意让人从西山弄来的新鲜瓜果。”
“妈,饺子晚点吃,我得先去趟军部。”肖承志坐进副驾驶,示意警卫和秘书坐后面,“报告得赶紧交上去。”
李小云一边熟练地发动车子驶离机场,一边嘆气:“你这孩子,刚下飞机,连口热乎饭都顾不上吃!工作再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吧”
“妈,这报告很重要,早一分钟交上去,早一分钟发挥作用。”肖承志语气温和但坚持,“您放心,我年轻,扛得住。送我到南锣鼓巷,我吃碗您做的炸酱麵垫垫,然后换车去军部。”
拗不过儿子,李小云只好点头。回到熟悉的四合院,一碗热气腾腾、酱香浓郁的炸酱麵下肚,肖承志感觉浑身舒坦了不少。他匆匆换了身笔挺的常服,亲了亲闻声出来的老父亲肖镇的脸颊(肖镇哼了一声,但眼神是欣慰的),便大步流星地走向停在院外的那辆极其扎眼的军用悍马车——车牌京ag35911。
军部大楼,庄严肃穆。肖承志带著报告,轻车熟路地来到某重要部门。让他惊喜的是,负责接收並审议这类重大行动报告的,正是刚刚调任总部、分管作战训练的老上级——钟岳明部长。
“报告首长!原天山军区司令员肖承志,奉命呈交『清源行动』总结报告!”肖承志在钟岳明办公室门口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正在批阅文件的钟岳明抬起头,看到门口英姿勃发的肖承志,严肃的脸上立刻绽开了发自內心的笑容:“承志!快进来!你小子,可算回来了!”他绕过宽大的办公桌,用力拍了拍肖承志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