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肖镇这个老滑头淘到外太空了(2 / 4)

上,美得令人窒息。

三小时四十五分钟后,“曙光一號”平稳地停靠在广寒宫三號母港。

当气密门打开,三位老人踏上月球表面时,等候多时的月球基地工作人员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欢迎来到广寒宫,肖老、华老、余老!”基地负责人李明远激动地迎上前来,“你们的到来是我们莫大的荣誉。”

肖镇幽默地回礼:“我们是来视察工作的,顺便度个假。”

接下来的十三个地球日,肖镇驾驶月球车带著两位老友逛遍了月球基地。

他们视察了月球科研站,参观了月球农场,甚至还尝试了在低重力环境下打高尔夫球。

“看我这杆怎么样”华天宇挥桿击球,白色的小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向远方的环形山。

余建平笑道:“老华啊,你这技术在地球上不见长进,在月球上倒是突飞猛进。”

肖镇看著两位老友开心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样的机会对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在地球京城航天控制中心,领导们却紧张不已。

“三位老师的生命体徵数据一切正常,但毕竟年纪大了,这么长时间的太空旅行……”一位医疗专家担忧地说。

航天局局长嘆了口气:“没办法,这三位国宝谁劝得住特別是肖老,他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確保万无一失,等他们玩尽兴了平安回来。”

第十四个地球日,肖镇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前往火星。

“老伙计们,想不想去看看我们在火星上的基地”早餐时,肖镇突然提议。

华天宇差点被宇航食品呛到:“你疯了吗去火星那得多少天”

余建平倒是眼睛一亮:“听说肖曙正在火星检查工作,哪里搞得不错,生態穹顶已经建到84公里直径了。”

肖镇得意地说:“放心,我们的『曙光一號』速度比常规飞船快多了。去火星来回,加上参观时间,四天足够了。”

正如肖镇所说,“曙光一號”的性能超乎想像。仅用不到一天时间,就抵达了火星轨道。当三位老人踏上火星表面时,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巨大的生態穹顶下,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鬱鬱葱葱的人造林地中,各种地球植物茁壮成长;实验农田里,小麦和水稻已经抽穗;甚至还有一个小型湖泊,湖水清澈见底。

“这跟地球没啥区別嘛!”余建平惊讶地说。

华天宇蹲下身,抓起一把火星土壤:“难以置信,真的被我们改造成了这样。”

肖镇自豪地介绍:“这是用西北新材料研究院发明的一次衝压膜材料建造的。

不仅强度高,还能自动调节透光率和温度。走吧,带你们去看看零號基地。”

火星零號基地內部更是令人惊嘆。宽敞明亮的空间中,研究人员正在各种实验设备前忙碌。最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的气氛轻鬆愉快,仿佛不是在与世隔绝的火星基地,而是在地球上的某个研究院。

“大哥是你吗!您怎么来了”一个惊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肖镇转过身,看到堂弟肖曙正站在不远处,手中拿著一叠资料,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怎么,就许你们来火星,我们老傢伙就不能来逛逛”肖镇调侃道。

肖曙急忙上前:“不是,我是担心您的身体……”

华天宇拍拍肖曙的肩膀:“放心,你堂兄壮实著呢。倒是你,在火星上呆了快一年了吧家里人都想你了还不回地球啊”

三位老科学家在火星考察了四天,参观了各个科研项目,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临行前,肖镇对堂弟说:“小曙,干得不错。比你那些在地球上的兄弟强,那三个土財主他们就知道挣钱了。”

肖曙哭笑不得:“堂兄,他们听到又该说您偏心了。”

返程途中,三位老人意犹未尽,又在海底多待了三天,进行了一系列深海探测,才返回海南海神精密洞库基地。

当“曙光一號”缓缓浮出水面,闸门再次开启时,岸上早已等候多时的家属和医疗团队一拥而上。

李玉林看到妹夫肖镇晃晃悠悠活蹦乱跳地走来,眼眶顿时红了:“你这老不死的,就知道嚇唬人!”另一边他小妹李小云却小心翼翼地扶住丈夫的手臂。

华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