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34 再见维克托(3 / 4)

;  还是举着尖锤的手,手腕却被另一只手抓住了。

    「我的混蛋」:

    一个西服革履的男人,站着。脚边是蹲在地上的、披头散发的背影。

    「醉酒的秃鹫」:

    饮酒的、西服男人。不过,那雕像却着重体现了他酒后无状的下流模样:扯开领子,站着,一只脚丢了皮鞋,踏在桌子上,嘴里好像大喊着什么。

    「废物」:

    金镑。

    散开的口袋里流出金镑,存款单。

    「挚爱」:

    女性雕塑,但破碎了半边脸。

    「愚蠢」:

    一个捂着脸哭泣的男人——但从衣着打扮能看出来,这还是那在酒馆里无状,穿西服的家伙。

    这些数量繁多、大小不一的雕塑排列成一个个只要双眼能看清的人,都可以轻易读懂的故事:

    两个好朋友。

    一个资助者,一个被资助者。

    他们在愤怒中结交,在酒馆里痛饮。

    因金钱而产生争吵,又同面容模糊的人打架。

    他们是那么要好,以至于按顺序看下来的人们竟变得无比安静,停下了酒杯和餐刀,用目光细细琢磨着每一具雕像的每一处细节,试图从中找出更新的发现。

    然后。

    开始有人小声讨论。

    先是小声,后来,无可抑制地变大,变密集,变喧嚣。

    一具具雕像,一位位研究者。

    有些甚至扔下自己的女伴,要到那雕像面前去。

    排在最后的雕像是一个没有五官、四肢明显不够协调、技法‘不足’的僵硬「雕像」——维克托用雕像表现了一座雕像。

    ‘她’和最开始的「童年」如此相似:

    同样的,有个男孩抓着谁裙角。

    但‘她’并不掩面痛苦,反而屈膝弯腰,温和抚摸着男孩的头。

    雕像名是:「我的童年」

    正和一开始的对应。

    就像一个无终的轮回。

    最后抚慰男孩的是他自己的作品。

    有女士开始抽泣。

    她们感慨这故事动人之处,感叹创作了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是多么天赋不凡、才华横溢,她们仿佛能从石雕上每一道刻痕中感受到他曾经每一次触摸和凿击,每一次飞扬起灰尘后,那吸入肺部尖锐的、令人痛苦的颗粒。

    日以继夜的敲击声,造就了如今夕阳下沉默的艺术。

    而少数人知悉内情的,则想得更远,想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