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怎么转?(工作复杂,先发两章,还有一章晚上八点)(2 / 3)

bsp;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老问题了,别的不知道,但是老毛子系的和我们的火箭弹,但凡上了点射程的,都是出膛过程中就开始转了。

    其中我们后来的外贸80公里273mm火箭弹比较有意思,那东西看起来是箱式发射器,但是实际上不是用的定向管,而是定向导轨,有的技术就不能使用了,273火箭弹又重,一般的办法还真转不起来。

    最后他们用了一个大力出奇迹的办法,在火箭弹头部装上起旋发动机!用火箭弹头部的小型火箭发动机,发射的时候就给我转起来!

    大家都讨论得差不多,到这一步卡这儿了,高振东笑了:“其实也不困难,想转起来的话,给火箭炮装上膛线不就行了?”

    膛线?高总工你是不是和其他项目搞混了?

    大家面面相觑,瞠目结舌,包括陆装局的同志也是如此。

    见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高振东在黑板上画了一根定向管,然后在定向管上画了一道弧。

    “说是膛线,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其实就是在火箭炮定向管上制作一道旋转的凹槽,在火箭弹上装上对应的凸块卡在里面,在火箭弹向外运动的过程中,这个凸块强制火箭弹进行旋转,旋转的速度以及最终效果,可以根据火箭出膛速度和这道凹槽的缠距就能确定下来。”

    还特么能这样?

    同志们看着图上那条抽象的“导向槽”,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了。

    但是想啊想啊,卧槽,好像真的能这样!

    首先,这个办法的确是能起到火箭弹按需要,在发射过程中就起旋的效果的。

    其次,这东西对于火箭弹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和门槛,对成本影响微乎其微。

    最后,这个导向槽加工有一定难度,但是好在这东西是加工在火箭炮的定向管上面,算是一锤子买卖,加工好了,剩下的工作就交给火箭弹上的导向块了,成本、加工难度总体也还能接受。

    长风厂的同志看着高振东,真不知道这位同志的脑袋里面装了些啥。

    你要说看起来就很高级的理论、研究、分析,他有,而且一套一套的,但是要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就荤素不忌,什么都来。

    这种管子上面加个槽的搞法,要说有多高级,那真没有。

    但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能!而且解决得还特别便宜。

    不不不,这才是真高级!

    “高总工,服了,服了啊,这办法好。”

    高振东笑道:“其实要说解决火箭弹的精度问题,是有主动控制的办法的,比如惯性导航修正,但是那个太贵了,现在还不现实。”

    不过不现实没关系,把种子播下去就好,适当的时候自然就会发芽。

    陆装局的同志笑道:“现在的射程已经足够了,再远,我们的观察手段也不大支撑得起其运用。”

    如果说60公里还勉强支撑得住的话,那更高的射程其实意义已经不大了,看不见,打得着也没什么意义。

    说起射程够远的事情,高振东突然想起一个隐患来,他指了指黑板上火箭弹的后半部分:“这部分你们要注意,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