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高高兴兴花钱(3 / 4)

意?

    但是从事实上来说,又不能如此草率。

    同志们主打一个纠结,就很难办。

    这是个无法验证的问题,但是海装局有自己的办法。

    “同志们,你们现在有在该功率下,实现15节以上航速的方案没有?”

    此题绝杀!

    各个船舶研究所的同志,既然来论证,又大多都有竞标的心思,自然已经做过相关的考虑。

    先考虑好了,在论证的时候,力争在某些参数细节上对自己单位偏一偏,等到竞标的时候,这不就有了嘛。

    虽然理论上高振东拿出了前期工作人员,不得参加竞标的相关规定,但是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的。

    这个时候,这个圈子太小,参加论证的同志,就跑不出竞标单位的范畴去。

    这类特例,其实日后的招投标和服务采购法规也有类似例外,比如单一来源采购,比如EPC(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等。

    既然早有考虑,那大家回答起来还是很快的。

    “没有。”

    “上限能摸到,但是下限低不少。”

    “勉强吧……”

    “能沾边……”

    有的比较老实,有的回答就比较摇摆。

    但总之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毕竟都是考虑的总体方案,工作处于非常前期,还没有优化,结果自然不太好看。

    听见同志们的回答,海装局这边就乐了:“那还考虑什么,高总工这个方案没有功能缺陷吧?哪怕按照你们的计算,速度指标也是第一吧?”

    对于这个结论,其他同志没有什么异议,白纸黑字。

    你的眼睛会骗你,你的耳朵会骗你,但是数学不会。

    数学这鸟玩意,不会就是不会。

    “那就简单了,这个方案,就初步作为论证完成后的船型方案了,要搞什么,都按这个来搞。”

    这话让搞船舶的同志们很是无奈,毕竟船型都被定了,那他们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必须在一定的既定规则下做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些不利的。

    最主要的是,高振东那些新鲜玩意,未经证实啊,万一有隐藏问题,就有可能不只是实现不了18节,有可能15节都实现不了,那样一来,可就浪费国家资金了。

    但是又没法反对,毕竟根据现有的理论和经验计算,高振东给的那个,的确就是最快的。

    其实给足同志们时间,也未尝不能搞出一个类似的来,但高振东要的就是节约时间,这个事情既然我能帮忙,我就不客气了。

    海装局的同志仿佛知道同志们的担心,又补充道:“在论证期间,请同志们组织相关人员,对高振东同志这个方案,进行模型验证,这个钱,我们出了,想来还是值得的。一来打消顾虑,消除隐患,二来,如果模型验证没问题,那同志们在船舶设计上,也能多几样手段嘛。”

    模型验证,花的钱并不多。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