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的老司机,可是那种老司机毕竟不多,这是准备造普及型的小汽车,把工作和压力都推给用户,无疑是在和自己过不去,特别是想要出口的情况下。
高振东这番话,让十三机部的司长瞬间上头。
“对啊!好啊!太好了!太对了!用一套电控机械去完成油离配合和升降档,司机只需要按开关,那车子好开程度可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这种方法不需要改变手动变速箱本身,只是外挂一套动作机构,研发难度也低!哎呀,高总工,太谢谢你了,正所谓老话说得好,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你这几句话,直接就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这么激动不是没有原因的,自动变速箱不是没有仿制,可是仿制进度和效果却不近人意,搞得自产的高级轿车“松江牌”,还是手动变速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高振东这个建议,让他们能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获得和自动变速箱差不多70%的功能,而且还比自动变速箱省油。
虽然用在最高级的上面可能差点儿意思,但是至少中高级是没问题的。这就让他们有了一个和自动变速箱能勉强一战的利器,有足够的时间和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支撑自动变速箱的发展。
高振东也是没办法,自动变速箱的东西不太容易找得到,而且这东西的细节太过重要,只好来这么一手迂回穿插。相信有了足够的经验和销量,我们的同志也不是傻子,一个AT变速箱也不至于弄不出来。
十一机部的副领导笑道:“你们放心,这个半自动变速箱,我们来搞,搞几个规格,匹配不同扭矩,保证你们能用上好箱子!”
和专攻机械的十一机部相比,负责整机十三机部在这方面明显差点意思,十一机部这个表态,就是大家一起,共襄盛举了。
“好好好,我们专攻底盘和发动机的改进。”想到这里,十三机部的司长顿时觉得世界好像变得宽阔起来,眼前好像有一条宽阔的大道在自己面前。
想到这里,他觉得手上的车型好像有点配不上这么庞大的规划。
“可惜我们手上车型还是少啊。”
高振东闻言笑道:“这就是我想说的下一个建议,车型的规划问题。”
“你说,我记!”现在对于高振东所有的话,十三机部这边都极度有兴趣,能搞出这么一台先进发动机,而且还能提出半自动变速箱的点子的人,对汽车的理解,那能差得了?他的想法必定是有参考价值的。
“首先要有一种小型的,车长在四米左右的小车,可以是两厢车,双排五座,没有轿车的屁股,底盘略高一些,将车内空间最大化,皮实耐用,座椅舒适,配上1.2~1.5升发动机和手动变速箱,这是用来普及的车子。”
两箱小钢炮,不一定动力要很足,只要车够小够便宜,放到经助会国家还是能打的,毕竟经助会国家的选择有限,那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市场。
而且还有个好处是,现在国人还没有三厢情节,两厢轿车在国内的接受度也高,虽然个人是不太可能买这个,但是至少机关单位使用起来也没什么抵触情绪。
“嗯,我知道,就好像以前的福特T型车,大众甲壳虫一样,走量的,人民用得起的车,是要有这么个车型才行。但是1.2升发动机怎么来?”
在这个年代,1.5的排量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有些嫌大。
“三缸1.5升缩缸、调节进气量,别的不变。”高振东直接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