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SSTO(4k,还有5k)(2 / 4)

nbsp; 这个答案直接就把搞卫星的同志干懵了,我这儿燃料不够呢,你还往更高的轨道打,然后再降下来,这不脱裤子放屁嘛,而且这个屁还更费力。

    但是他们很清楚,高振东这个层级的同志既然说得这么有把握,那必然是有门道的。

    至于防工委的领导同志,对这些就更不清楚了,只是静静的看着高振东装逼,对于高振东的水平,他们是有信心的。

    “高总工,说实话,我们有点儿懵,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嘛?理论上打到更高轨道,是更费燃料的。”这个弯,无论如何他们是没能转得过来。

    高振东站起身,在黑板上画轨道图,边画边解释。

    “你说得没错,打到更高的轨道,在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超同步轨道,Super-synchronous Transfer Orbit,SSTO,注意,这里的SSTO没有固定的参数,是一类轨道的统称。达到SSTO的确是要更多的燃料,但是我们要结合着考虑问题,我们还要消除轨道倾角,如果把这个事情结合起来看,事情就不同了。”

    随着他的话,搞卫星的同志开始有点明白过来。

    “您的意思是,在SSTO上进行去倾角步骤?”

    高振东点点头:“对,这样操作会复杂一些,大致是在进入GTO之后,进一步拉高远地点进入SSTO,然后在SSTO的远地点尽量消除倾角,然后拉高近地点到同步轨道的三万六,再降低轨道远地点到同步轨道的三万六,到这一步,就已经进入地球轨道了,可以把剩下的一点点倾角消除掉,彻底入轨!”

    这整个过程,可就比原本的GTO到GEO复杂得多,可是搞卫星的同志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之所以要在远地点消除倾角,其实打个形象的比方,我们关门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关门的手离门轴越远,相同关门力矩所需的力量越小?这里也一样,所需的Δv更小,燃料就更少。我计算过,对于我们这个纬度来说,这里节约下来的燃料,要比将卫星送进SSTO消耗的要多,节约比消耗的多,里外里一算,节省燃料了!”

    而同时高振东也在黑板上大致计算一下同样的运力需求,一个前世他常用的SSTO去倾角所需的燃料和节省的燃料,也和将该运力需求打到SSTO多付出的燃料进行了对比。

    可谓是图文并茂,理论详实。

    高振东这么一解释,同志们就纷纷明白过来。

    “这个想法很妙啊!我还真没想到把纬度、倾角的问题考虑进去。”

    “是啊,要是在赤道附近打卫星,那这个SSTO可能看不出太多好处来,但是在我们这种高纬度打,通过这个SSTO,理论上的确能节约很多燃料。”

    “是的,卫星的轨道保持,不需要太多燃料,节约的这些燃料,为卫星增加的寿命可以用年来计算,好几年呐!”

    “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寿命了。”

    “……”

    看着同志们的表现,防工委的同志知道高振东这法子是真的能用,而且不论是理解还是应用,都不算太困难,算是典型的“高氏方法”。

    高振东敲了敲黑板:“而且,这种方案还有一个好处。”

    还有好处?同志们觉得事情美好得不像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