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 撤!不撤不行(4k)(2 / 4)

sp; 退一步来说,就算没仿出来,但凡买得到,也总比没得用强。

    有些东西自己这边实在是没有力量去搞的,那不妨放出去,让别人帮忙搞。

    所以他关心的,是别的。

    “这个啊,还真不好说,根据我的初步研究表明,二维材料在特性上与普通材料具有非常大的区别。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关心它到底能做什么,而要关心它到底是个什么样。”

    “是个什么样?”

    “对,拿出一定的资源,研究这个东西到底有些什么特性。”

    对于高振东的话,几位数理化学部的同志倒是心有戚戚焉,对于这个,大家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那你觉得在什么方向上研究比较合适?”

    诶,这个东西可就有搞头了,别看这玩意用可能没怎么大量用,但是在拿奖上面,这个东西可是个富矿!

    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都是。

    不过这个事情高振东没法直接说,因为量子霍尔效应还不存在!这个不存在,指的是量子霍尔效应本身,都还没有被提出来。

    而对于这种层次比较高的东西,高振东自己是没什么兴趣去搞的,抄都没兴趣。

    抄不抄得出来还是小事,有时候层次越高的东西越容易抄,因为甚至不需要实际验证。

    主要问题是,这种离实际应用很远、短时间也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东西,抄起来太奢侈了。

    所以交给有兴趣的同志们搞一搞倒还可以。

    “我觉得啊,除了普通的研究之外,有两个方向值得研究——低温、强磁,我们知道,在这两种条件下,物质总是有些奇怪的变化,或者说能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特性来。还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也能折腾一下。”

    而高振东自己对这个没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懒得折腾低温、强磁场试验环境了,十七机部高温好说,低温就有些缘木求鱼。

    而且以量子霍尔效应所需的低温和磁场强度来说,实现这种环境就本身已经是一种巨大突破,对于高振东来说实在是没必要,太过奢侈。

    低温下的超导、超流现象,大家都知道,觉得高振东这个建议不错。

    “嗯……你说的这个方向有点意思,我们回头仔细折腾折腾。”

    三十年以后,在场的某两位同志站在北欧的领奖台上,是这么说这件事情的。

    “……我要感谢我们国家的高振东委员,首先是他作为石墨烯的发现者,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研究对象。其次,是他在石墨烯诞生之初,就以石墨烯之父的敏锐眼光,为我们指出研究的方向……”

    类似的发言,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因为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一次是因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与高振东上辈子的过程不同的是,这两个量子霍尔效应的提出与石墨烯之间的关系反了过来。

    ——

    京城,几名首长看着从雪域高原送来的关于“646河谷伏击事件”的报告,感慨中带着轻蔑。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