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上天无路,遁地无门!(4k)(3 / 4)

性和技术的储备。”

    高振东点点头,转头问雷达所的同志:“那天波你们有没有考虑?”

    “天波?我们倒是收到消息,花旗人搞出来天波雷达,但是对于这个雷达我们还不是非常的了解。”雷达所的同志颇有一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喜。

    根据情报,花旗人在61年搞出来一种超视距雷达,能看好几千公里,同志们在惊为天人眼馋不已之外,只大概知道这个雷达用的是天波,但是更细的就不知道了。

    高振东摇摇头道:“天波用在这里也不行。天波是利用大气中的电离层对短波信号进行反射,来达到超视距的目的,但是这个雷达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有几个大问题,导致它的前景暂时比地波雷达还不如。”

    言下之意,如果说地波雷达自己还支持保持研究的话,那天波雷达暂时连研究的想法都没有,只是高振东没有把这话说明。

    保留一条路的话高振东愿意说,但是在短时间内彻底断绝一条路的话,高振东就很慎重了,毕竟现在他说话的份量有点重。

    同志们并没有听出来,或者没有去在意高振东话里的意思,反倒是一个个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果然,高总工果然对天波雷达有研究和了解。

    “高总工,天波雷达有什么问题?给我们指导指导。”

    哪怕自己不研究,但是能知道这东西的缺陷,真面对了这种雷达的时候也算是有所准备,能有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或者战法。

    高振东其实对这东西了解也不深,但是光凭着上辈子上网了解的那些,已经够介绍了。

    “我们知道,大气的电离层是不稳定的,同样受地域、天气等条件的影响,这就导致天波雷达有个大问题——它不但受天气影响,而且哪怕是电离层依然能满足工作的基本条件,但是不同状态下的同一片电离层,能反射的波段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天波雷达除了雷达本身之外,还得保持对电离层的监控,并对波段进行选择。”

    同志们一听这个,就倒吸一口凉气。

    “对电离层的状态进行监控?”如果说在一定程度上变换波长以应对电离层变化,这一点对同志们来说问题不大的话,那么对电离层进行监控这一套额外的东西就明显超纲了。

    “这事儿难搞。”

    “难怪花旗佬那个天波雷达那么大一片,我还奇怪短波为什么需要如此庞大的结构,原来是这么回事。”虽然我们的同志对天波雷达没什么深入研究,但是托卫星的福,花旗佬的那个天波雷达大概长什么样他们还是知道的。

    高振东补充道:“而且天波雷达还有个问题,它是个远视眼,近处的地方看不见,而且这个‘近处’实际上挺远的,也就是说近界盲区非常大。”

    “这是为什么?”

    “因为波束有宽度,而且电离层很高啊。离地面最近的电离层D,高度就高达50~100公里,用三角函数算一算就知道,想要发射信号和返回信号之间不至于产生干扰,雷达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就必须足够远才行。我算过,这个距离,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大概是300公里以上!”

    海装局的同志差点跳了起来:“300公里?也就是说,天波雷达在自己眼皮底下300公里范围内是个瞎子?”

    花旗佬自然不可能把天波雷达的参数都公布出来,所以同志们只知道这东西能看几千公里,非常眼馋,但万万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