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没想明白的傻柱(4k)(3 / 4)

    自己没有眼花!

    《单层碳原子二维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场效应》。

    高振东除了制备石墨烯之外,顺便按照上辈子的前人的路,对石墨烯的特性做了一点研究放上去,让论文显得更丰富一些,不过更多的他没做,这么多已经足够了。

    的确足够了,从这位凝聚态物理学家的表现来看就知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看着论文上那个陌生但是又仿佛有点印象的名字,物理学家喃喃的道。

    这是来自东方的论文!他们一定为了获得宣传上的利益,动了什么手脚。

    东方人在计算机领域、高能物理领域的确是有一些小小的成就,但是凝聚态还不是他们的地盘。

    想到这里,他看见了杂志的封面,《自然》。

    《自然》也有可能收录造假论文,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他有点冷静下来。

    在这种期刊上造假,一旦被发现,基本上预示着整个学术生涯彻底毁灭,甚至以前获得的其他荣誉,也将一并灰飞烟灭。代价非常高,风险极大。

    那就看一看吧,至少要看完了才能反驳。

    物理学家将期刊迅速翻到了那一页,然而摘要里的几行字,顿时让他有些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错误的,这篇论文就是一篇彻头彻尾的胡编乱造之作。

    这种颠覆性的材料,居然是靠强力胶带撕出来的!

    荒唐!太荒唐了!东方人的科学素养和学术道德,果然不值得信任!

    这种甚至能让相关领域的人感到强烈的生理不适的论调,让他愤而将期刊砸进了垃圾桶。

    半晌之后,他站起身,从垃圾桶里重新把期刊捡了出来。他知道,自己是被固有理念被打破的心理波动彻底吞没,冷静下来之后,他必须客观的去看待这一新成果。

    不论是真是假,总要了解了才能发言,科学是客观的,至少在量子力学出现之前是这样。

    没多久,办公室里响起了他的咆哮:“给我找一片高定向石墨来!高定向!高定向!”

    类似的情况,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在世界各地不断的上演,上演的时间,取决于这一期的《自然》期刊什么时候送到。

    花旗,某常青藤盟校,一位花旗教授看着面前一片黑黑的东西,从测试报告里把头抬了起来。

    他的面前,是一片连着基体的热解石墨。

    “原本只以为那名东方人发现二维材料已经让人震惊,但是没想到仅仅是获得出他论文里提到的‘高定向石墨’,就是一件足够困难的事情。”

    论文里只提“高定向”,半句“热解”都没提。好在作为常春藤盟校的凝聚态物理学教授,他对这些东西有足够的了解。

    在某军方实验室的帮助下,他终于获得了所需的高定向热解石墨。这年头的先进技术,都是在军方有关的实验室里。

    就算技术不在那里,但是合适的设备大概率在那里,这年头在军事上的投入,可以说是不计代价。

    教授将石墨交给自己的助手,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