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哪位神仙选的这个地方?(5k)(2 / 5)

的可能性都考虑到。

    “交通条件怎么样?”这应该是负责领队的同志。

    一位同志拿过1比5万的地图,在上面指道:“只有小路,不过刚才一路进来都在注意,结合地图,情况还比较乐观。你们看,从这里开始,沿着这个山谷,再在这里凿一个不到200米的隧道,就能修出一条能并行CA-10大卡的路来,总的长度大概只需要8公里左右,就能接到主干道上。”

    沿着他的手指,同志们纷纷点头,这在黔山来说,可以算是交通潜力非常好。

    “取水呢?”

    还是刚才找路那位同志,将手指向了地图的另外一侧。

    “从这里走,沿山绕行,大概6公里,中间有一个涵洞和两条渡槽,不过工程量都不大。而且这片平地的高度,正好可以在乌水渡电站布置深层取水口,通过重力供水过来。这样一来,整条供水路线都是无压的,成本和难度都比较低。”

    听说能深层取水并重力供水,同志们都面露喜色。

    深层取水有个好处,那就是水温低。如果是农灌取水,对于太深的水库,是要从高中低等多层同时取水,并将水混合之后才能供应农灌,否则可能把作物活生生冻死,哪怕是夏天,依然如此。

    但是对于反应堆来说,深层取水就只有好处了,就怕水温不够低!而且深层取水,供水能力受水库水位影响小,供水保证率高。对于需要大量取水而且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反应堆来说,是重大利好甚至是设计必须。

    不过深层取水的话,取水水位低,如果此时用水水位高,那就要花代价把水提上去才能用。

    但是这个位置能在深层取水的同时满足重力供水,那取水这一套东西可就便宜了。

    别看高振东看的那个工程取水长度只有3公里,但是要论取水的代价,这里要低得多得多。

    没有提水泵站,全程无压,仅仅是这两个条件,就能节约出一大笔资金和非常多的工期来。

    洞最多只能两头对进,毕竟现在还没有能力和资金搞那种从中间各部位打支洞进去,将隧洞分为多段,多段同时两头推进施工的方案,这就让打长隧洞的工期居高不下。

    而这个除了一个工程量不大的隧洞之外,基本上都在土地表面走的方案,就要简单得多了。说得简单点,那就是直接沿线铺人,都能把工期提前一大截。

    “对了,同志们,你们看。”一位同志指向了远处略高的地方,同时在地图上点了点:“就是这里,这里有条件搞一个小水库,我测算了一下,容量可以满足作为应急用水蓄水池使用。这样一来,甚至可以节约从乌水提水的备用水源工程。”

    “诶,不错不错,宝地啊!比这片平地略高,也能重力供水下来,应急蓄水池的提水泵站可以设计得很小,很节约钱的。”

    这倒是黔山的优势,想找个坑坑洼洼存点水什么的,很是方便,而且往往自带落差。而应急蓄水池的水可以慢慢蓄,毕竟这里面的水平时都是不用的,对瞬时提水能力要求不高。

    “嗯,这个地方的确不错,这样一来,就不用炸山了,成本工期都节约不少。而且旁边的山上就有可用的砂石、石灰料场,建材运距节约不少。”

    有合格的岩石和石灰石,变成砂石,石灰,无非就是破碎机和一把火的事情。

    炸山是个非常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