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换到搞建筑的那边,估计就只能想一想类似打生桩的法子了。
他拿起电话,打给了三分厂技术处。
三分厂技术处的实验室里,是有5吨级的炉子的……那玩意儿都不能叫实验室,应该叫实验车间。
而且这个级别的炉子还不止一座,有的是能随时投料的,高振东要的就是这个。
“赶紧,把3号炉烧起来,并投1吨粗钢料进去。”三分厂实验车间的同志接到高振东的电话,马上就忙活起来。
甚至都不用高振东说他要做什么,同志们是知道规矩的,谁的事儿都能问问,唯有高总工的事情,千万别问。
“高总工,预投的粗钢料已经达到您说的那个状态了。”高振东在办公室接到电话,就往试验车间走去。
来到试验车间,高振东一声令下,所有的同志全部离开现场,好在这个炉子是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要不然他一个人还真不见得玩得转。
同志们一句话都没问,甚至连“高总,要不要留个人帮忙?”这种话都没说。高总叫离开,就老实离开准没错。
半个小时以后,高振东神清气爽的走出试验车间:“嗯,你们进去吧,那一炉钢已经没用了,你们看着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对于三分厂的冶金试验车间来说,处理试验失败的废钢料可谓是驾轻就熟,搞研究嘛,谁都有失败的时候,就连高总工也不能免俗,过去又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情。
反正也不会浪费,作为原料投到其他钢种的冶炼中去就行。
“咦,这批废钢,碳含量有点高呢……”有同志在处理的时候看着在线仪器,啧啧称奇,高到离谱了都。
能不高嘛,里面最少烧了五条轮胎,这个车厂还挺良心,不但有备胎,而且还是全尺寸。
高振东唯一留下带走的是那个电池包,那玩意放进去,5吨的炉子当场就得上天,拆得他呲牙咧嘴的,老费劲了。
高振东回到办公室,一个电话打向了京城汽车厂。
“啊,高委员啊,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京汽厂的厂长笑道。
“这么巧?我也有好消息要告诉你,哈哈哈。”高振东也笑了起来。
啊?那这消息很好了。高委员都这么说,那一定错不了。
“那我先说吧,你的好消息一定比我的来得大,好货沉坛底嘛。”京汽厂长笑道。
高振东没有扫他的兴,京汽厂长兴奋的告诉他关于车身稳定系统初步成功,以及装配国产发动机的高卢赛车在国外汽车大赛上获得总冠军的消息。
高振东高兴得连连叫好,这个车身稳定系统,他只是提供了思路和基础的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条件,要说具体的内部技术,可以说是京汽厂的同志一手一脚搞出来的。
高振东觉得自己就是个供应链。
他巴不得事情能够如此,这说明同志们的能力越来越强,自己越来越能放手。
“干得好啊,那啥,装了车身稳定系统的车子给我来一辆,我来帮你们做试验,哈哈哈~~~~~~”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