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争取再调一半人走(4k)(3 / 4)

nbsp; 但是自动变速箱这东西靠国内其他同志想突破,还是有点困难,这是客观现实,高振东上辈子,这玩意到21世纪,我们才算是弄得差不多真正利索了。

    这个利索,指的是可以用于量产车上,可靠性、成本、维护、性能都能达到商用标准的那种。

    高振东自己搞也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他唯一的本事就是当知识的搬运工。

    而现在,这东西就这么水灵灵的来到了他手上。

    这台车的三电在这个年头还有些超前,这台车来到他手上,电池包居然是镍氢的,说明现在无论是高振东手上还是世界范围内,想要搞上辈子的混动纯电都还不现实。

    对于这个,高振东不急,时间长着呢,这羊毛他能薅上几十年!

    但是这台车里面那个国产自动变速箱,在刨除和电动系统的并联机构之后,却实打实是这年头最好的自动变速箱。

    国产怎么了,21世纪20年代的国产自动变速箱,技术也是足够先进,该有的都有了,提出来的时候还被系统给降了级呢。

    不降不行,那个原版的箱子,这年头的技术根本搞不出来。

    所以高振东手上,是一个4AT变速箱,还是一个成熟、先进的4AT变速箱,是当前技术条件下量产变速箱的极致。

    8AT变4AT,但是却让高振东眉开眼笑,这8AT啊,我能吃几十年!

    但是这个箱子却不能交给机工部的同志了,一是太过密集,二来,这玩意还得去掉点东西才能用,这个事情如果交给机工部的同志,对汽车机械更加熟悉的他们容易看出些端倪来,至少会觉得奇怪,高委员设计这自动变速箱,怎么无用功这么多。

    需要去掉的东西,正是自动变速箱和三电的并联机构,这套先进的、集合了数十年后汽车工业人员心血和汗水的先进系统,在此时是多余的。

    明珠投暗了啊,高振东在心里念叨着。别委屈,总有你出头的一天!

    高振东没想多久,他好就好在手上有一个算得上是综合的技术体系,人员、设备、场地、材料什么都不缺。缺了也很容易,补上就是了。

    所以这件事,自然又要交给三分厂技术处的同志们。

    高振东一个电话打出去,没多久,两位同志就来到了他这里。

    “高总工,您有什么任务?”一个老面孔,一个生面孔。

    高振东有些愕然,我的人呢?怎么还有个生面孔?

    “这位同志是……”

    “哦,高总工,这位是新调来的。我们科有一半的同志,都被调到十一……哦,现在是机动工业部去了。”技术处机械科的那位老面孔笑道。

    作为463发动机的诞生地,三分厂技术处机械科的这帮同志绝对是当时的十一机部眼里的香饽饽。

    十一机部那边软磨硬泡想尽办法,硬生生调了一半走,要不是郑良枢坚持,恐怕连一半都留不下,不过十一机部最终便宜了机动工业部,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不当时十一机部也不是只知道竭泽而渔,所以在调人走之后,又给这边补充了一批来自十一机部的、机械技术底子很好的同志。

  &nb